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27日,北京市(房地产)国土资源局以挂牌出让的形式,对海淀区和丰台区的两块土地进行了招标,初始总价为88.27亿元。最终,两笔土地交易顺利完成,总出让金为106.8亿元。
其中,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的中关村永丰工业基地(古坝000931)地块,经过139轮激烈竞争,被首创置业以56.4亿元的总价中标。该地块为住宅混合公共建设用地,建筑面积208,702平方米,总初始价格为37.87亿元,综合初始底价为18,000元/平方米。
根据出让条件,该地块还要求建设建筑面积不低于7500平方米的“公租房”,并设定了合理的土地上限价格。当投标价格达到上限价格时,将不再接受更高的报价,取而代之的是,投标人将以此价格为基础进行“自住商品房”的投标。
土地出让结束后,很多业内人士估计土地底价为3.9万元/平方米,总价格为56.4亿元,其中住宅部分的底价高达4.3万元/平方米,预计未来售价高达10万元/平方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按照4.3万元的底价,加上土地契税、建安税和财务管理成本,项目未来的成本价将达到7万多元。“如果考虑10%到20%的利润,预计售价将超过10万元。作为一个20层的高层住宅,该地块的底价是地王的价格。
雅豪机构营销总监郭毅表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放松,开发商普遍期望房地产市场有更好的前景,随着信贷环境的逐步放松和市场销量的增加,房企重新燃起了对土地市场的热情。“特别是在供过于求、楼市需求疲软的三、四线城市,房企只能布局更多住房需求相对较强的一线城市,导致北京土地竞争难度大幅增加,地价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与住宅企业激烈竞争相对应的是北京宅基地供应的稀缺性。数据显示,2015年前4个月(截至4月27日),北京土地市场新增宅基地供应案例只有7起,比去年同期减少10起。宅基地供应面积84.0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30.71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64%和53%。
“供需的不对称也使得宅基地的竞争相对激烈”。根据郭毅的分析,海淀区近几年出售的住房很少,2011年至2014年仅出售了8套住房。“该地块本身的稀缺性、未来需求的稳定性以及价格上涨的明确性,使得该地块广受追捧。”
27日,与海淀中关村永丰工业基地住宅混合地块的“地价”不同,丰台区李泽路的商业金融地块以50.4亿元的底价出售。当天,两块地块的成交额达到106.8亿元。
根据这一分析,张大伟表示,总体而言,在一系列房地产宽松政策出台后,房企再次启动了赚钱模式。但是,由于土地供应不足,目前北京的土地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处于热点核心位置的土地越来越少,一些房企显然又开始争夺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
他进一步分析和预测,从4月到5月,一、二级土地市场将出现土地集中流转现象。“土地王效应可能会影响部分购房者选择近期入市”。
标题:北京土地市场再现“地王” 或引部分购房者入市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