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0字,读完约6分钟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昨日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称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进入新常态,速度转移没有失去势头,经济结构和增长势头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创新带来新的增长点。
焦点1:
经济增长在不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发生转变
据初步测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与过去的高速增长相比,虽然增速略有放缓,但并没有出现“失速”,而且含金量较高。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亚健康”状态仍在继续。从全球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7.4%的增长率仍然很高。
解读:“这些情况足以说明,中国经济总体改善、稳定和进步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灵活性有所增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红广昨天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说。
ANZ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立刚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政府可能会容忍经济增长率降至7%左右,同时也会努力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持续的反通胀,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
焦点2:
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正在出现
“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形势明显。工业向高端的转变已经发生。”谢红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据了解,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产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服务业强劲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
进入新常态以来,受国内资源、环境和外部压力的影响,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0%。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改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据初步测算,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总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解读:“增长动力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步出现,表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结构趋于优化。”谢红广断言。
焦点3:
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2014年,中国全国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这是劳动质量提高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同比下降6.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6%。
解说: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以质量为基础的差异化竞争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中国经济正逐渐告别高投入、高消费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高技术、低消费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谢红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焦点4:
创新带来新的增长点
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行业、新形式和新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催化整合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和在线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信息消费发展迅速。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邮政业务同比增长35.6%,其中快递业务量增长51.9%,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1.9%。“宽带中国”战略实施进程加快,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2014年,全国网络零售总额达到27898亿元,增长49.7%,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7个百分点,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
解说:“尽管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模式的规模还不够大,但它们代表了新兴的增长动力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谢红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焦点5:
价格水平的增长将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下降了1.9%。工业生产者的购买价格下降了2.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000061,咨询)下降0.2%。
解读:交通银行(601328,咨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2015年经济增速将稳步放缓,价格需求将受到限制;同时,在新的经济常态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的紧缩,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很小,不存在提高价格水平的货币条件;从食品价格走势来看,由于经济增长放缓,猪肉等农产品的周期明显延长,周期增长率也明显收敛,表明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不太可能在未来推高价格。总体而言,2015年cpi预计将明显低于2014年2%的水平,原因是新价格上涨因素较弱,总体涨幅明显低于上年。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董事总经理沈建光表示,考虑到当前国内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产能过剩,今年的通缩风险值得关注,但总体而言,估计cpi年增幅可能在1.6%左右。沈建光对原因的分析如下:首先,内需持续疲软。尽管1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将与2月份的数据相结合,但目前还不清楚。然而,1月份疲弱的pmi数据、悲观的进口负增长、工业利润下降以及房地产市场销售额环比下降都表明,中国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并不乐观。其次,随着美元走强和全球需求疲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已进入寒冬。数据显示,与去年3月相比,美元指数上涨了近20%。从历史上看,美元的走势往往与大宗商品的走势呈负相关。同时,考虑到今年全球需求不足、供给充足,预计今年主要商品价格将保持低位,不利于国内通缩。第三,产能过剩仍在继续。目前,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投资,表明随着结构的不断转型,预计消化过剩产能需要时间。
刘立刚表示,除了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低价格风险之外,政府还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水、能源和公用事业等要素价格改革。
标题:价格水平涨幅或继续保持低位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