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2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机遇和希望更大。当然,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一些干部来说,旧方法是无效的,新方法还没有学会。“在新经济常态下做什么”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观望,错过机会,拖延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本报评论部推出一组文章,正视干部思想和行动中的一些误区,与大家探讨如何辩证看待、实事求是,确保调控的实施不打折扣,改革的推进不附条件,风险的防控不怕承担责任, 而改善民生也不会辱没这一使命,所以要集中精力应对新经济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发展。
编辑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08年11月以来最大的一次RRR降息。自去年底以来,我们已经两次降息,两次下调RRR利率,并增加了财政赤字...政策方面一再“出拳”。对此,前几天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更明确地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大调控力度。
“7%的增长率仍然是个奇迹”,“质量取代了数字”,“中国经济已经从青春期进入了青年期”……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许多国际媒体给出了理性的评论。一家电视台明确指出,“中国有信心保持稳定增长。”这种成就和自信来自经济运行的新机遇和新亮点,来自中央宏观调控的新举措,来自各地各部门调控措施的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适应和引导经济新常态的宏观调控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强调区间控制,设定合理的增长速度和价格水平区间;二是突出定向调控,不考虑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和信贷支持,不针对“三农”的RRR减息和减息,以精确引导代替漫灌;第三,创新思路和方法,预调整和微调注重平衡,适度干预但不盲目,必要时采取坚决行动。
越来越丰富的控制工具箱使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功率转换更加平稳。第一季度数据开局顺利,代表钱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与生活质量相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一带一路”的建设等。,使得实际利用外资和外国直接投资“保持同步”;高铁、电力、通信、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确保经济不停滞。要理解新常态,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承认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坚持发展,主动出击。
在现实中,也有一些地方的调控执行不确定、不到位。例如,一些领导干部惊讶地发现,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基础设施投融资文件基本上无人知晓。原来,地方上的沟通不到位,尤其是配套政策没有出台,这“使得这么好的政策停留在纸面上”。同样,赤字安排已经达到1.62万亿元的规模,许多省份的财政资金都“鼾声如雷”;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增长率为12%,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略高一些。然而,仍有金融机构因不愿放贷而遭受“肠梗阻”之苦。
表面上是作风问题,深层上是责任和责任的缺失。当一些人听gdp理论的英雄时,他们错误地认为他们可以放任自己,让经济下滑。有些人看到了建筑领域的频繁腐败,但他们害怕自己的手脚,并试图隐藏自己的轻松。众所周知,不能当官员是宏观调控的最大绊脚石。面对世界经济的深刻调整和中国发展的深刻矛盾,新常态不是停止发展,而是追求更好的发展。各级干部的负担不是轻,而是重。
"违反宏观调控是不良作风."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情况越复杂,就越应该讲政治,要有大局感,要保持战略实力,要因地制宜,不要另辟蹊径,要扎实研究,不要盲目。
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必须有新境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已经一个一个分解,各部门、各地区都要负责任、尽职尽责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关键是要掌握好的程度。不要从事强烈的刺激,但你不能享受快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投资稳定增长的关键作用,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打造新的“引擎”,早日形成新的“混合动力”。事实上,如果现有的控制措施逐层实施,我们可以获得更理想的速度和更好的效益,而完全没有强烈的刺激。
陈锦华同志在《国家大事论》中写道,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在谈到中国的宏观调控时,认为这是中国的政治优势,这是他们国家所不能达到的。政治优势向经济优势和民生优势的转化离不开法治的调控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我们要打破“不官不出事”的信条,树立“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的信念,打赢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持久战,履行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本报评论部)
标题:人民日报:落实调控不能打折扣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