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7字,读完约5分钟
所有公布业绩的上市银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贷款反弹,但平均1%左右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风险可控。与此同时,各大银行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各种手段应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化,以保持银行资产质量的整体稳定
随着近期上市银行年报业绩的密集披露,2014年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各种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去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现象已经从一些地区和行业蔓延到更多领域。截至去年底,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业内人士对此有何看法?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
资产质量普遍下降
近两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不良资产反弹已成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去年上市银行的年报数据证实了这一情况。从五大银行的数据来看,中国农业银行第一份年报显示,去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54%,比上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年末不良率为1.18%,比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工行和交通银行也不例外。截至2014年底,工行不良率为1.13%,比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不良率为1.25%,上升0.2个百分点;最终出现的建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1.19%。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梯队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平安、浦东发展、招商、中信、光大、民生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2%、1.06%、1.11%、1.3%、1.19%和1.17%,比上年末上升0.13%、0.32%、0.28%和0.17%。
不良资产的回收导致各银行不同程度地吞噬利润,导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大幅下降,拖累了银行业绩。然而,业内大多数人认为,虽然近两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所增加,但平均1%左右的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除了中国的几家银行,世界上最大的25家银行的平均不良率为3.96%;此外,我国商业银行200%贷款的拨备水平远高于世界其他大银行,能够有效防范不良贷款的坏账。”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最近在海南博鳌表示。
坏趋势需要关注
在整体“双升”不良的背景下,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不良资产的一些具体状况和特征。
从行业分布来看,新的不良贷款通常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从地理上看,除长三角仍面临压力外,中西部地区不良贷款增速正在加快,甚至逐渐超过环渤海和珠三角,规模也趋于超过后两者,成为银行关注的焦点。
“2014年第四季度,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的不良贷款压力已经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大中型企业。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幅远高于上半年,也高于同期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安证券研究报告称。
与此同时,对于大型银行来说,过去信贷供应“积累”的隐患也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暴露出来。“去年新企业的不良贷款,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有几笔大额贷款。”一家大银行的高级官员透露。
积极应对资产质量的变化
面对资产质量变化的压力,银行主要通过重组、核销、出售和用商品抵消贷款来加强“拆弹”。据统计,去年平安、浦东发展、招商局、中信、中国光大、农业、中国工商建设等10家银行仅核销和转出不良贷款就达2003.17亿元,超过了2013年所有上市商业银行的核销总额。
招商银行高级管理层表示,对于不良资产,招商银行已经通过银监会批准的10家资产管理公司转移了65亿元,并采取了现金收付和核销的方式。
去年,中国银行境内机构共处置不良资产716亿元,同比增长284亿元。同时,实施积极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加大对不良高风险信贷的积极压力。“也就是说,按照五级分类,正常贷款和关注贷款都不是不良贷款,但是有一些风险比较高,我们会主动撤退。”中国银行高管表示,去年,中国银行扣留了近800亿元贷款。
然而,一些机构认为,在当前税收政策和经济压力的背景下,银行业核销不良贷款的动机不足,其减少不良贷款余额的意愿正在迅速下降。
"这取决于银行各自的业务战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银行将在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盈利能力强的银行仍将愿意增加不良资产核销的投资,并树立稳定的形象。
中国农业银行风险总监宋先平表示,不良贷款压力已进入“下半年”。中国经济今年和明年有望企稳,银行资产的质量反应有6至9个月的滞后期。预计到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平安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还预测,商业银行的净不良贷款率最早可能在2015年下半年出现拐点。
标题:不良贷款上升但风险总体可控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