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正在实施大数据战略,以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中国气象局12月4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显示,自2001年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中国气象部门通过风云卫星遥感数据网、中国气象数据网、中国气象网等平台向社会提供数据服务,年服务量超过500TB。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那么,气象大数据应用于哪些领域呢?对每个行业的支持是什么?接下来会向公众发布什么气象数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曾琴详细解释了这些问题。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记者:如何获取气象大数据?目前有哪些应用?

曾勤:气象大数据主要是指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如气象数据的采集、处理、预报、共享服务、存储和归档,围绕智能预报和气象领域的智能服务。主要有气象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处理的气象产品数据和互联网气象数据。我们积极鼓励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全社会共享通过我们自己的智能终端收集的数据,这可以提高气象监测的密度和广度。我们还从互联网上获得一些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并可与外界共享。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中国气象大数据(2018)显示,开放共享的气象数据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新能源、农业、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与服务、公共管理等领域,效益显著,并广泛应用于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领域。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例如,气象数据已被纳入许多行业,以实现协调发展。例如,福建省气象局向种植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和气象预报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21.1%;天津市气象局实时采集2万个监测点的活水数据,根据用户定位和用户要求,实现预警信息的有针对性推送;北京气象局将模型预测和现场数据与北京的公共交通规则、交通流量和驾驶行为数据相结合,以支持智能交通管理。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记者:气象大数据的主要用户是什么?它扮演了什么角色?

曾勤:目前,中国气象数据网已有2000多家科研教育机构、近千家企业和20多万人注册,访问量超过1.7亿次,共享服务数据超过30TB。在这一过程中,支持了2,640个科学研究项目,其中发表了1,200多篇论文。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在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面,以去年为例,2017年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13824条,成功规避地质灾害1016次,预警信息公开覆盖率达到85.8%。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此外,中国气象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共享全球气象数据,如卫星、地面、高度空、海洋和数值预报模型;承担世界数据中心中国气象学科中心的任务,为应用部门和用户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承担世界气象组织卫星数据收集和生产中心的任务,接收风云卫星数据并制作产品,通过世界气象组织信息系统为各国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记者:目前主要的数据应用产品有哪些?未来还有哪些数据将向公众开放?

曾伟:2011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气象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明确了数据共享政策;2015年颁布的《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提出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同年9月,公布了基础气象数据产品,为公众提供了五大类17种数据产品的服务。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气象数据现已融入国家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中,暴雨、台风等数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领域,气象数据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划定农业种植范围,提高农产品质量。气象数据也可以用来做出精确和智能的农业。根据整个农业对化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的需求,结合气象遥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提供更准确的建议。在电能、风能和太阳能的整个布局建设过程中也需要气象数据。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在未来,气象数据还可以在与气象密切相关的行业中发挥巨大作用,如生态文明建设、物流、医药、农业、交通、旅游、清洁能源和电力。我们也希望在数据开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更好地挖掘气象大数据的价值,服务公众。(袁)

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编辑:张洋

标题:气象大数据:引导领域和管理城市交通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