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自古以来就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以“养形、养气、养神”来维护人们的健康。然而,现代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现实困难,因此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科学迫在眉睫。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近年来,中国把发展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不仅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还发表了《中医药白皮书》等。,而中医药的振兴迎来了一个大好的机遇,天气好,地理位置好,人多。与此同时,中国为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大量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2018年,中药“骨伤垫疗法”被评为重庆市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侯作为"骨伤垫疗法"的第三代传人,以其精湛的中医医术,通过支持非基因遗传的发展,使"骨伤垫疗法"越来越广为人知,使中医药文化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发展。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当记者来到侯的中医诊所时,虽然时间还早,诊所里还是挤满了来看病的病人。侯正在用“骨伤垫疗法”给一个病人服药。黑中药膏,白垫条,简单的材料和简单的包扎,侯用独特的手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治疗。用他的话来说,“骨伤填充疗法”易于学习和操作。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1901年,重庆的李志毅将金代葛洪《肘救方》中记载的骨折固定加小夹板固定的治疗方法相结合,创立了“骨伤缓冲疗法”。1966年,侯以“骨伤垫疗法”的第二代传人卢林森为师,成为第三代传人。“我12岁时,母亲受伤并骨折。我在母亲身后找到了鲁博士。鲁医生不仅非常善良,而且医术高明。从那时起,我觉得中医不仅是一种高深的医学,而且还包含着拯救生命、帮助伤者和临终者的崇高感情。”从此,侯开始潜心学医。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几年后,侯被征入伍,调到沈阳军区医院。在医院呆了将近10年,侯一直没有停止学习中医。“我没有其他爱好,所以我喜欢呆在宿舍看书。那时,我买了很多关于中医和解剖学的书。我认为必须解剖整形外科。当我在军队医院时,我经常呆在解剖室里进行研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侯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将西医知识注入中医,使中医实现了创新发展。侯说,在他入伍期间,他通过“骨伤缓冲疗法”治愈了至少数万名病人。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复员后,侯回到重庆开诊所。在治疗病人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寻找更合适的填充材料来提高中医技能。现有的西医临床骨伤治疗通常采用各种固定的硬质材料,如钢板和木板。虽然这些固定材料牢固且易于使用,但它们相对较硬,这将阻碍骨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并影响患者的自愈能力。侯认为最好的固定材料应该像人体软组织一样有弹性。“过去,‘骨伤垫疗法’的垫条都是用桑枝皮或树皮做的,桑枝皮柔软但缺乏稳定性。后来我想到用道林纸做垫条,道林纸的尺寸、厚度、密度都很精致,所以需要联系纸厂进行特殊定制。”侯说,将这种柔韧有弹性的垫条放在特定的位置,可以帮助骨骼通过人体运动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并借助中药药膏,可以治愈普通骨折。接受过相应治疗的李奶奶深受感动:“30年前,我父亲对侯医生的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很乐观,根本没有什么病因。两个月前我不小心弄伤了自己。来过几次之后,现在差不多好了。”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不仅在中国,侯高超的中医技艺也传到了海外。从2012年开始,侯作为一名医生被邀请到澳大利亚首都健康中心工作了3年,并且治疗了许多病人。“当时,一名澳大利亚人因车祸不得不左脚穿一只6公斤重的鞋子走路,他已经21年没有痊愈。后来,我用“骨伤垫疗法”给他包扎。仅仅三次之后,病人就可以正常行走了。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中医的博大精深,我感到特别自豪。”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如今,侯的弟子遍布全国。“我培训的一些学生学习了中医,一些学生从零开始学习。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总共有几千人。”黄宇星是侯诊所的一名弟子,从2008年开始学习医学。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他说:“我们都希望学好这一技能,继承好中医。”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据侯介绍,在诊所工作的弟子每月能挣5000元左右,而一些已经学会自立的弟子每月能挣60000元以上。对侯来说,传承“骨伤垫疗法”不仅保存了老一辈人的心血,发展了传统中医文化,而且使更多的人掌握了一门技能,立足社会,挽救了生命。(后羿)

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责任:吉爱玲

标题:非遗东风助中医传承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