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68字,读完约14分钟

曾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汤敏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前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

曹和平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所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李小姐是网络金融的一个缩影。

李小姐是一个很棒的购物者,她的一部分收入都放在余额宝里,所以她可以在网上赚钱购物。然而,最近余额宝的钱不多了。一家银行的财务经理打电话给她,推荐了这家银行的一种金融产品。收入高于余额宝。李小姐注册了我行手机银行并购买了理财产品。同时,她还关注了银行的微信银行,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查询最新的金融产品。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李小姐,这些琐碎的事情也是“速度与激情”,在银行网上金融业务中一直在上演。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如果银行不变,我们就要换银行”,这是马云三年前说过的话。

在过去的一年里,银行的变化变得非常明显。商业银行不断推出网上支付、投融资、财富管理、o2o金融服务乃至社交平台等网上金融平台,逐步形成以直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态。传统银行也正在经历一个对网络金融的认知、探索、整合和特色发展的渐进过程,并抓住身边的每一位“李小姐”。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传统银行经常“网络化”

随着3月份各银行年报的发布,网络金融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传统银行在经历了余额宝、p2p和微信支付等一系列冲击后,在网络转型和产品开发上实现了“网络化”。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首个在线金融产品o2o体验店;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电子商务平台“好业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在线金融服务;农业银行重点建设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垂直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银行建立了直接银行业务,其中8家以上是上市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直接银行业务使银行在互联网上“无限扩张”成为可能,不受地域限制、网络限制和规模限制。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宇宙银行工行的势头最为强劲。今年3月,工行发布了其互联网金融品牌——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了电子采购,社交工具集成了电子链接,直接银行集成了电子银行。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工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直接银行业务直接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在网上开户,并提供全程在线服务,消除了在网点排队的需要。另外,直接银行业务直接节省了网点的运营费用和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有利于客户的利益。这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模式和探索过程。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银行不再简单地引入互联网技术,发展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业务,而是将互联网引入所有业务层面。”银行家们说。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从离线到在线的网络服务

“银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行业,我们不会等待其他行业发生变化。”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银行协会的数据可以反映这种变化。2014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乃至邮政储蓄银行的柜员数量较2013年大幅下降。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实体网点+柜员的传统服务模式有些过时。在电子设备高度普及的地区,这不仅节省了银行的成本,而且使顾客感到方便,可以缓解排队问题。”一位来自一家国有银行的人士表示。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据披露的11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2014年,各银行加大了对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和微信银行的投资和创新。电子银行已经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场外交易1167.95亿笔,比上年增加204.56亿笔,交易金额达到1339.73万亿元。银行业平均退出率达到67.88%,同比增长4.65个百分点。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根据年报数据,招商银行的置换率保持行业第一,电子银行的置换率为93.32%。作为银行网点数量最多的农业银行,2014年该行电子渠道交易占近90%。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以手机银行客户数量为例,工行和建行继续保持领先,分别以1.5亿和1.47亿位居前两位。许多股份制银行增长更快。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664万,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分别是上年的4倍和5.5倍。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民生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使用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客户的粘性明显强于不使用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客户,因此在初期,各银行在发展客户方面采取了各种举措,以增强与客户的粘性。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目前,一些年轻顾客不再去柜台,而更喜欢在网上解决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问题。为了激活这些现有客户,银行必须发展网络金融。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力推广和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立,未来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全面竞争。"传统银行不接受互联网,可能会失去客户,失去地位和利润."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通过互联网金融实现战略转型

在利率管制期间,银行通过“押一匹马”和动用手脚来大规模抢占市场;然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转型成为各大银行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除平安银行同比增长30.1%外,许多银行的净利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也降至个位数,分别为3.87%、8.06%和5.36%。许多银行的利润增长率没有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改变过去依靠天气赚取差价的盈利模式,银行在互联网上寻求突破。

评论员余丰慧表示,内外部困境和内外部敌人的困境迫使传统银行加快转型,转向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中间业务。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然而,市场也存在担忧。一些银行分析师指出,银行业经营环境严峻,转型需求更加迫切,但银行转型并不容易。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是基于用户体验的,而传统金融机构产品设计中的风险防控更为重要,效率相对较低。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来说,银行的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银行只多了一个界面和一个销售渠道,互联网精神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考虑。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的道路会有所不同,但最终会导向同一个目标。对工行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来自跨境竞争对手,而是我们能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创新进取的态度迎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下至b11版本)

●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的道路会不同,但最终会导向同一个目标。对工行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来自跨境竞争对手,而是我们能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创新进取的态度迎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

●21世纪的主题是合作,这是各种资源的整合。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在于金融互联网与数据的融合,新的效应叠加出现。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中信银行行长朱

●传统银行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客户和大量的数据,这是发展网络金融的良好基础。关键是如何通过网络金融科学高效地利用这些大量的客户和数据,这也是传统银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交通银行董事长牛

2014年银行业网络金融的发展

网上银行

●个人客户数量达到9.09亿,同比增长1.5亿,同比增长19.71%;

●交易量达到608.46亿笔,同比增长21.59%;

●交易总额达到1248.93万亿元,同比增长17.05%。

手机银行

●个人客户数量达到6.68亿,同比增长1.56亿,同比增长30.49%;

●交易量达到106.89亿笔,同比增长114.63%;

●交易总额达到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9.12%。

微信银行

●个人客户约3666.81万,全年交易总额2.92亿;

●交易总额达到1073.67亿元,是去年的161.45倍。

电子商务平台

●个人客户数量达到7928.56万;

●交易总额22.83亿元;

●交易总额达到1.72万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整理:郭

[对话专家]

“银行从事网上金融,并不是什么都懂。”

银行业站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市场,制定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加快了人才引进和组织调整的步伐,在平台、产品、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以强劲的势头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金融是机遇还是挑战?互联网向银行转型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当前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破解它?《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行业专家。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传统银行和网络金融应该有分工

新京报: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银行已经主动拥抱,但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银行的互联网加就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而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你观察的银行是如何进行网络金融的?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曾刚:银行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把互联网视为营销平台和现有渠道的补充。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互联网上进行金融交易和获取金融服务,这意味着传统的实体网点提供的服务正在慢慢向互联网平台转移,如个人电脑和手机,银行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调整。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另一方面,它是对现有服务和模式的优化。传统银行已经开始在网上大量销售,并成为直接银行。实体网点成本高,排队现象严重,辐射范围有限。直接银行已经克服了这些问题。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汤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必须明确区分。金融互联网实际上是由传统银行完成的,但不是很好,还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然而,尽管现在更多地提到了网络金融,但传统银行并不是特别有优势。传统银行正在做更多的金融互联网,传统银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金融互联网上,给互联网金融留有更多的空空间。因为传统银行和网络金融之间有一定的社会分工。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新京报:互联网对银行的战略意义是什么?从现实来看,传统银行业务和互联网业务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冲突。如何区分传统金融和网络金融?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曾刚:银行已经开始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开始进行调整。它主要是对原有电子渠道的补充,适应当前形势,结合互联网进行一些创新,创新产品和服务。例如,银行也开始做网上购物中心。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互联网行业和银行的发展特点仍然存在一些差异。银行在原有状态下拓展网络产品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刚开始探索。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汤敏:事实上,银行互联网金融有很多战略意义,比如加强对普通客户的互联网服务,减少排队,使金融互联网更简单、成本更低。其次,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的结合,以及诚信,也是传统银行应该做的。此外,传统银行的优势在于它们是大中型客户,真正的小客户不是传统银行的优势。然而,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传统的大银行不得不这样做。事实上,网络金融在这方面更有优势。为什么不让互联网金融来做,放弃这部分市场呢?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传统银行,尤其是传统的大中型银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中型企业中。事实上,这是一种社会分工,这并不是说传统银行做不到,而是有点“高射炮打蚊子”,这太贵了。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曹和平:金融创新对银行非常重要。商业银行必须改革并向互联网金融巨头学习。当时,当阿里巴巴还是一个支付平台时,商业银行称全国6万亿元交易是开放商业市场的重要工具和支撑平台。如果他们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问题就可能出现。结果,商业银行在强调安全的时候失去了他们的结算平台,所以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东西应该是传统银行学习的地方。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银行在做网络金融时应该有底线思维

新京报:目前,网上银行的转型效果并不明显。你认为存在什么问题?

曾刚:银行比较传统,有中间锋控制和外部监管,包括自身的经营理念都比较保守;然而,互联网起初并不考虑风险,而是把创新放在首位。当两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将面临某些问题。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银行对互联网相对保守,但这种状态是有意义的。毕竟,里面的风险是未知的,有必要对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不利的一面是,它限制了银行创新的范围和能力,因为一些互联网公司做事情可能相对较慢。内部业务流程、风险控制要求和银行自身的监管理念并没有将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提高到很高的水平。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实际上,银行战略转型升级的要求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银行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工行最近将转型战略放在了整个工行的层面上一样,这些应该放在银行未来的战略位置上,而不是简单的被动调整。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汤敏: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应该由传统银行在进行网络金融时来解释。

例如,根据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抵押贷款不存在风险或风险很小,但从新的角度来看,它可能是一个风险点。如果房地产市场急剧下跌,房地产抵押贷款就是风险,而不是保险。因此,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的风险是什么?什么是机会?底线是什么?都需要银行从新的角度进行评估,加快探索和实践。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曹和平:银行对网络金融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在未来5至15年内,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调动信贷资源方面将超过商业银行;一组从事场外交易业务以外的场外交易的非交易所金融机构;一些非期货公司的金融机构从事期货、期权和各种衍生品业务,超出了经纪造市机制。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如果互联网金融达到最佳水平,它不仅是渠道的改变,也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创造。目前,银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渠道上,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这也可以提高银行的效率。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在混业经营和交叉许可的时代,这种模式应该改变,否则就会被收购、兼并、边缘化甚至被遗忘。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新京报: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曾刚:在互联网时代,就像互联网行业开始抢银行客户的地盘一样,这是一种被动的调整。未来的调整更加积极,我们应该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充分认识。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传统银行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应该是什么样的银行,有什么优势。只有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并了解发展,他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模式。至于具体的模式是什么,很难说。当发展刚刚开始的时候,很难讲清楚方向,但是我们必须去尝试,即使我们尝试错了,我们也必须去做。这是一种进步。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汤敏:归根结底是社会分工的问题。包括金融互联网,可以做非常好的事情,但如果传统银行成本高,就不划算。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传统银行应该尽力而为,而不是试图包揽一切。同时,有必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信息系统。如果这些小微企业找到了银行,而银行又不愿意贷款,那么通过互联网可以减少许多手续和成本。人们借钱给小微企业,他们的收入会更高。反过来,小微企业直接向普通人借钱,成本较低,对每个人都有利。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b11版写/新京报记者郭

标题: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转型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是考验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