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21字,读完约7分钟

上海春画(新华社)

国家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企业正在整装待发,充满动力。然而,虽然“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但如果没有政策的护航,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有些政策没有考虑到“走向全球”的需要,有时还会帮助其他国家

"中国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因为批准而放弃外国投资的经历."例如,一家设备公司中国铁路物资公司的负责人曾有机会投资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出口企业fmg,但最终因为害怕获得批准而放弃了。"如果你当时投资的话,现在就能赚一大笔钱."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在过去两年中,权力下放得到了加强,企业获得批准的门槛大大降低。去年,中国修订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需要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结果,中国以前在资源开发方面的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在其他项目上的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以上。其他项目改为记录管理。其中,当地企业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可以在省投资厅备案。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审批和备案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权,但企业仍然没有解渴."CCID智库设备产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举了一个例子。对于中方投资超过3亿美元的境外招标项目,应在实质性工作开展前向相关部门提交项目信息报告,经相关部门确认的时限为7个工作日。对于需要审批的项目,如果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他们还将委托咨询机构作出评估报告,他们将不得不等待40个工作日。这不利于企业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对于中央企业来说,还必须有一个程序——如果是非主营业务投资,SASAC方面必须点头。”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员工出国也很麻烦。例如,中国航空空工业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定,国有企业员工因公出国必须使用商务护照,申请护照需要很长时间,还必须有海外邀请函,但有些国家必须有护照号码才能发出邀请函。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一家中央企业海外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企业经理出国比较麻烦。护照在集团总部领取,需要几个内部审批才能拿到护照,这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跨国企业,我们就应该适应各国人员的频繁流动,而不应该人为地设置障碍。”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企业反映,在中国设备“走出去”的过程中,多头管理的情况依然存在。除了上述的NDRC,外交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时企业必须向商务部,进出口检验检疫等部门提交材料。虽然所有的部门都在简化管理和下放权力以提高效率,但这仍然需要很多时间,因为有几个管理部门。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对于这些情况,相关部委也正在进行深入调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已向国务院提出研究建立统一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推动国务院领导下的装备“走出去”。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当外国政府官员来访时,他们通常会拿出带有公司呼吁的小纸条。我们可能希望有更多的“小音符策略”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设备“走出去”,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当外国政府官员来访时,他们经常在会谈中拿出一张小纸条,说中国企业有一个问题,他们想帮助协调和解决。我想我们还可以有更多这样的小纸条。”左世全说,“中国设备‘走出去’,企业是主体。”然而,有些问题是企业难以单独解决的,这要靠政府的帮助。”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那么,企业无法应对的问题是什么?

国际人才库和智库的建设需要国家顶级设计。“在新加坡竞标项目时,我们明显感到对新加坡的文化习俗、法律法规仍缺乏了解,所以我们选择与一家日本公司联手。”中国南方机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沈家俊分析说,毕竟这家日本公司进入新加坡市场已经几十年了,而中国企业刚刚走出国门。另一方面,企业实力有限,人才建设仍然需要国家的支持。“如果中国企业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人才是关键。国家应更加重视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引进。”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曾表示,“中国制造2025”将人才导向作为五大政策之一,旨在弥补中国制造业缺乏跨国领军人才的不足。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海外非商业风险预警要求国家加强研究和判断。目前,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主要目标市场是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安全形势和卫生形势不容乐观。例如,伊拉克、叙利亚、肯尼亚等地出现了恐怖威胁,西非出现了埃博拉疫情;一些国家也发生了政权更迭。“企业希望从政府那里轻松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相关信息,以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中国航空空科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军说。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对于海外优惠政策,政府也需要站出来。中国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成套管理部副总经理谢可说:“对于我们承包的海外项目,特别是由中国提供融资支持的项目,虽然合同中有免税协议,但实际上有时对方只对进口产品免税。事实上,购买当地产品和服务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免税对双方都有利。类似的政策超出了商业谈判的范围,政府的努力也有所不同。”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建议加强与相关重点国家的投资合作与对话机制建设,通过公共外交为企业海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左世全说。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中国将建立专门的涉外中介组织,促进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缺乏国际服务体系也是中国设备‘走出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一些公司报告称安全服务严重不足。"SASAC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地区的企业雇佣了当地的保安,但他们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他们仍然感到有些不安。建议国家鼓励发展保安业,支持保安业用中国设备“走出去”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可行性研究和咨询等技术服务机构需要一起“走出去”。目前,中国很大一部分设备是通过总承包方式生产出来的。业主对我们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认可越高,中国设备的出口就越顺畅。“但目前,我们在可行性研究和技术咨询方面的发言权不高,尤其是处于亏损状态。”谢可说:“外国机构对中国的标准和设备了解不够,往往采用西方的标准和经验,他们固执己见,导致我们高性价比的设计和技术无法有效实施,影响了中国的设备。”"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中国装备“走出去”也对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国商会多次造访新产业政策。”然而,对于中国的行业协会和商会来说,这种努力远未实现。“行业协会应该更多地了解一些国外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主要竞争对手等。,甚至在更关键的领域设立办事处。”沈佳俊说道。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谢可期待商会协会在行业协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励‘走出去’,最怕的就是蜂拥而至。恶性竞争,简单地移植国内经验,会影响项目绩效质量,进而影响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声誉。此时,行业协会加强协调尤为必要。”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此外,目前,企业的海外税务、金融和法律工作大多由当地企业聘请国际知名的专业服务机构完成。“如果中国企业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更好了。语言和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可以节省外汇。”沈佳俊说道。

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在这方面,MIIT表示将支持建立专门的涉外中介组织,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战略规划、咨询、信息、知识产权和认证服务。在这方面,它也希望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机构和外国商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MIIT将督促行业协会发挥更大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设备走向世界的市场竞争秩序。(记者左亚)

标题:聚焦中国装备“走出去”:一些管理方式成“关卡”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