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52字,读完约13分钟

1947年2月28日发生的“二二八事件”,无疑是近代以来对台湾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白先勇说:“不理解‘二二八’,就不能深刻理解台湾人的心理。” ”我老实说 有被称为“台湾第一士高级化”的林献堂,他在“二二八”中的经验和想法,可以恰当地体现台湾精英知识分子对这件事的真正态度 林献堂林献堂于1881年出生于台湾旧家族大族台中雾峰林家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林献堂家族内渡过福建泉州,不久回到台湾经营巨大的家业 林献堂从小在家族私塾接受了从中国古代传来的文化教育,国学造诣很深,这成为他后来长期维护中华文化本位的源泉。 当时日本在台湾进行严厉的殖民地统治,镇压血腥的抗日运动,抗日志士伤亡惨重 殖民地人民的台湾人被称为“清国奴隶”,完全享受不到与日本人同等的“国民待遇” 1907年,林献堂在日本遇见梁启超,诉说台湾人民的苦恼 梁启超表示,中国在今后30年没有能力帮助台湾人赢得自由。 所以,台湾细胞要不要轻举妄动,要做出无谓的牺牲,效仿爱尔兰人对英国本国的手段,加厚日本中央政界的显著地位,牵制台湾总督府的政治,不要过度压迫台湾人 之后,林献堂逐渐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法,通过和平请愿和结社、报纸制作等方法,为台湾同胞向殖民地当局争取了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 受日本殖民地时代被压迫多年的民族主义热情的启发,在多个割台时长大成人的老人流泪,为接受台湾的国民政府军而盛装 长期致力于民权运动的台湾籍知识分子也很高兴,期待国民党政府,林献堂也是如此 1945年,他被邀请到南京出席日本投降仪式 第二年,在汤子炳为《台湾史纲》制作的顺序中,林献堂写道:“我国抗战胜利,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本省回归祖国版图,重新审视汉官威仪,参加投降仪式后,归还台中故庐,优游林下,幸回归太平自由之民。” 光复后,林献堂还担任台湾省参议会议员等民意代表职务 但是,陈仪政府施政不当,国民党把在大陆的“抢劫”习惯带到台湾,引起台湾民众的不满 经济管理失败,政治理想失望,蔓延到整个台湾,危机一触即发 保护严家淦1947年2月27日,台北专卖局的民间队员在街上殴打小贩,引起了群众的愤怒 队员慌忙开枪,杀了一个围观的人 第二天,家人聚集在警察局前面,要求进行有力的处理。 得到比较有效的回答后,在行政长官署前请愿 光复后的施政不当,台湾民众心中积攒了很多愤怒 沿途增加了更多的人,与官署发生了冲突,与卫兵发生了冲突 狱警开枪镇压,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民众暴动,攻击武器库夺取武器,占领广播电台后,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局,全岛哗然 由于岛内兵力少,省政府很难立即镇压,只能固守港口、机场、官署等主要据点 在随后的几天里,台北的街道陷入混乱,暴徒、流氓、原台湾籍的日本士兵等大势所趋地站起来,高呼“打阿山”的口号,公然殴打外省人,多个店铺被烧毁。 在台湾各地,很多外省籍军的公教师被殴打,重则丧命 事件爆发那天,林献堂在台中陪同省财政部长严家淦出席彰化商业银行股东大会 林献堂的日记不知道为什么,缺少3月1日到3月5日的记载 在混乱的形势下,林献堂诸事繁多,无暇写字,还是事后为了避祸而删除了那份复印件? 笔者暂时不知道 从3月2日开始,台中的民众也开始效仿台北。 这个时候,各地已经陷入混乱,交通和通信都变得困难,其他省的人都变成了大喊大叫的“过街老鼠”。 严家无处可去,只能进林家 这件事被暴徒知道,聚集在林宅前,把严家淦等交给林献堂,把严家淦的车翻过来,威胁要放火烧林宅。 林献堂不屈服于“除非你们先打倒我”。 另一方面忠告也很好 被林家的威望吓得暴徒不敢插手 严家淦到林家避难,在3月12日国府援军接近台中之前,必须北上回到台北。 期间,暴徒试图袭击林家,幸被警察射杀了 经过这场灾难的严家淦,关运亨通也在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作为“中华民国副总统”继承了“总统”,这是后来的事情。 林献堂保境安民在支持亲友台湾光复后,国民党当局害怕豪绅大族对当局的专制统治构成威胁 在日本,时期以“非暴力不合作”对抗殖民地当局的林献堂,在光复后,登上了国民党情报机关的“黑名单” 于是,林献堂有参与皇民奉公会的历史,而且被接纳为日本贵族院议员,有“御用士绅”的称号。 二、林献堂被罪振甫等人列为日本投降后台湾独立计划的重要人物,涉嫌参与“台独” 这些事件的根源是悬挂在林献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林献堂在面对光复后的政治形势时更加隐忍沉重 因为德高望重,林献堂是台湾士林的领导人,这是因为228事件后也被选为省“228事件解决委员会”的常务委员。 林献堂需要保护留在台中留在林家的严家淦,留在台中由“时局解决委员会”参与主办情况,与左派调解,因此他不能去政治漩涡台北,参与事件的解决 否则我很幸运。 否则,3月9日国民党军队登陆基隆后,他不可避免地会像朋友们一样被杀。 从台中士绅被派往台北支援,联系的林连宗被选为“处委员会”,在3月的大逮捕中失踪了。 他有“国大代表”、省参议员、律师等身份和戒指,但没能保住性命。 二二八事件爆发后,台中没有发生大的变动,本省人和外省人的死者有四五人,受伤者有四十多人。 形势也在林献堂等高级化的主持下早日恢复秩序 原县长刘存忠等外省籍军的公教员被逮捕,集中监视民众旅,死伤者也不严重 林献堂等当地贵族尽力不伤害严家淦等外省官员。 另外,台共领导人谢雪红“二十七部队”的武装抗争也让国民党军投下了老鼠忌器,所以国民党军进入台中后,没有在其他地方展开报复,也是林献堂等保守派贵族保境安民的巨大功绩。 林献堂是1948年日记摘录3月15日,形势已经在国民党的军事控制之下 林献堂等士绅去台北见陈仪,得知他的老朋友林茂生、陈悚生、阮朝阳、吴金炼、林连宗、施江南等全部执行。 林对陈仪说,二二八事件出乎意料,要求他慷慨解决对局者 大逮捕开始后,来林献堂签名的家人不断,语言寂寞,因此林献堂处于“保胜保”的状态 原台湾籍的日军在清乡被搜捕手枪和手榴弹等,前来寻找林献堂 林苦笑“还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吗?” 阮朝阳的妻子、林茂生的妻子、吴金炼的妻子、陈嬉的妻子、王添灯的哥哥等也多次来林献堂救助家人,委托林献堂保管、解说等。 但是,即使林献堂有通天之术,国民党也很难拯救被认为一定要除掉的后迅速的“主要人” 但他深知“外省人的工作都使用感情,蔑视法律和实际”,竭尽全力拯救被捕的同志和好朋友,许多人只有他作出保证才能获得释放或减刑。 林献堂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亲友 他的日记里有个记述说经常出钱很为难 被本省人殴打受伤的外省籍官员向他提供资金,被国民党杀害的本省精英家属也向他提供资金,去大陆寻找无川资的朋友,他也帮助了我 积极奔走,谋求镇压善后228的血腥,引起了有识之士的不满 蒋介石派白崇禧国防部长来“宣慰后”。 白崇禧在岛内奔走,仔细倾听台湾人的声音,拯救了许多无辜的人的生命 3月17日,白崇禧会见林献堂,林献堂阐述了自己认为的二二八爆炸原因: 1、国内归来的军属(台湾籍日本兵)被虐待报复。 2、青年失业,物价上涨; “野心家”从中煽动。 4、学生的纯真容易诱惑5、贪污官员受到民众的反感等,要求白崇禧的慷慨解决 这种一定性,依然指施政不当的陈仪省府 第二天,林献堂再次出席白崇禧招待会,从台湾人民的社会性格方面,探讨了228事件爆发的因素 他说:“台湾受到日本的压迫,被同化教育,青年多为急性浅量,无法认识国家,因此有此。” 他提出的对策是加强对台湾人的国民教育,“今后应该对教育努力,创造真正的国民,不要有互相敌视的心”。 这时林献堂的心依然担心他被捕后生死不明的朋友们,想什么时候看看合适,向白崇禧提出了保释请求。 “林茂生、林连宗、陈霹雳、阮朝阳、吴金炼……不知道他等命运如何”,敦剂他们很多人已经丧了黄泉 有不少传闻说他被枪毙了,但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截止到4月末,他向柯远芬询问了林茂生等人的情况,柯答说“也没有这个事件”。 5月初,他再次向警卫司令部要求作证,回答说“被拘留者中没有这个人”。 林献堂终于说:“环境! 他确实死了! ”。 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死者的家人还靠在门上,我不相信这是事实 吴金炼和施江南的妻子继续来找林献堂,要求其丈夫盖章 林献堂把这个消息告诉吴金炼的妻子,“你可以绝望汝夫之生”。 江南妻子还不想相信,林献堂不得已再次盖章保证 林茂生的妻子说:“死了也是为了什么而死! ”他更坚韧地说。 林献堂积极奔走,向当局和高官屈服,减少善后中的冤罪和民众的损失,成为官方和台湾民众之间的情报表现者。 二、二、八事的结果层出不穷,指的是万众政治不当的陈仪,国民政府根据各方的愤怒,将其调走了 5月6日,林献堂在台北出席陈仪送别会时,作为代表发表了送别辞 他肯定陈仪的“不撒谎、不午睡、不吸油”三不主义,赞扬他在那台上的三大功劳:其中之一是维持台湾货币制度。 其二,遣返俘虏其三是设立舆论机构 独立的货币体系没有使大陆混乱的经济体制入侵台湾,遣返日的俘虏也有效果的陈仪,但本人确实是清廉勤政 但是,语言不清楚 回家,林献堂在日记中写下了对陈仪的最大不满。 “人民望治着急,二二八事不是叛国中央,而是要求脱轨误解,然后请指示……。 “在他看来,陈仪会引起“二二八事”的定性错误,从而引起对局人的血腥镇压,陈仪很难承担其责任。 5月19日,林献堂被邀请到台湾训练团为学生发表演讲 演讲中,他再次谈到了二二八的发生原因 他说本省同胞历来怀念祖国,欢迎光复 二二八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 1、政治和经济上的不满。 2、青年失业,物价高涨,本省人和外省人相互轻视,加之语言不通等 他呼吁青年掌握爱国之心、责任心和谦虚,不要以成见为主要评价,以此为修身、治平。 陈仪离开后,魏道明接替台湾省府主席,恢复台湾人对中央的信心,实际上是主要职务 魏道明反对“台湾省同胞太接受日本奴化教育”的说法,提倡官民合作,得到林献堂的好感 在讨论善后政策时,林献堂向魏道明提出了七项建议。 其中一个是尽快释放228名被拘留者 他建议政府在二二八事件中有罪、无罪应迅速处理,即使是失踪者,如林茂生、陈嫂等,也要公布其结果。 避开日本,一定要避免228事件,林献堂看到朋友被杀,在监狱监狱里,流亡流亡,他的心很害怕,对台湾政治的未来更黑暗。 1949年,国民党撤退了台湾 在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的主持下,台湾还有很多保护佃农利益、限制地主的政策,如通过《台湾省私有耕地租赁方法》,三七五减租,即地租以37.5%为上限,如有歉收应调整等。 雾峰林家是当地的豪门,统治着中台湾的大量田产,属于真正的大地主 这项政策的出现,对林家的打击是最直接的 林献堂越来越感到政治环境的不利,终于在白色恐怖大幕到来的前夕,以治病为名离开台湾这个是非之地,避开日本,直到去世 日中林献堂(右)的林献堂一生经过清政府、日本殖民地当局、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他的心路历史也是台湾精英知识分子的典型描写 1936年,林献堂访问大陆,演讲中称中国为“祖国”,招致日本浪人的殴打 为了避免台湾总督府的迫害,林献堂避开了日本三年 林献堂一生致力于为台湾汉族同胞追求平等地位,中华二字总是在这里,因此受到日本殖民地当局的嫉妒,但在生命中最危急的时候,总是避开日本。 这不得不说是历史的找零 从林献堂等台湾贵族的表现可以看出,二二八事是第一台湾民众对优良政治追求的结果,呼吁内部改革,第一追求的也是《宪法》下的自治,这也是日本时代台湾民族、民权运动光复后的自然延续。 事情中有点“台独”分子在奔走,但实际上是少数,也没能影响台湾人民 即使是左翼台共谢雪红等人的理想,在反蒋强调不是“反中”的人也在增加 自1995年台湾“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成立以来,截至去年8月审查原稿通过的受害者死亡系事件有684起,失踪系事件178起,其他监禁、受伤等事件1426起。 年2月,日本失踪者的家属也得到了赔偿 这个数字也从侧面表明,228事件中台湾民众的牺牲者没有现代“台独”分子那么夸张。 (感谢台湾政治大学张宠芬老师的帮助)参考文献:①《正气月刊》,1947年第2卷第2号 ②何义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世变中林献堂先生参政与引退》,《台湾文献》第50卷第4期,1999年12月 ③林献堂着,许雪姬主编:《灌园先生日记19(1947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2001年版 ④许雪公主:“二二八”事件中的林献堂”,“20世纪台湾历史与人物:第六届中华民国史研讨会文集”台北,2002年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林献堂:一个台湾士绅的“二二八”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