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7字,读完约8分钟

编者附录:这是历史学家追剧看影子,吃瓜开沟,脑洞大开,偶尔比较真正的小系列。 不知不觉中,2009年开始的《潜伏》是10年前的电视剧 但是,在10年间,无论是“间谍战的主题素材”还是“隐蔽战线的主题素材”,能超过这个剧的人都很少,是屈指可数的 当时看的时候,除了每个故事的设计都有点“方便主义”的违和感以外,整个故事和背景都没有明显的史实硬伤。 相反,从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台词中可以看出创作者的苦心 也许是因为电视剧太优秀了,之后10年国内间谍剧看不太清楚它的背景,其影响很大,越过国境到达了游戏圈 比如游戏《隐形守护者》及其前身《潜伏的红途》中,有不少电视剧《潜伏》的影子 互动游戏《隐形守护者》在电视剧的最后,随着主角余则阴差阳错地逃跑的国民党政权撤退到台湾,继续潜伏敌营。 因此,馀则成的原型多被认为是在台湾被逮捕杀害的“密使一号”吴石将军 吴石年轻时毕业于保定军事学校,官至陆军中将,曾任第16集团军副司令官、“国防部史料局局长”及“国防部参谋次长” 1947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共产党方面大量传播了极其重要的军事事件报告 一九四九年八月随同国民党政权赴台湾 1950年3月被捕,被处决 1973年,他被追认为烈士 在国民党军队中枢担任要职的吴石竟然是潜伏的“中共间谍” 这件事给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事件不久,1950年6月29日,蒋经国在台北各情报机构干部的饮食叙会上叹息。 “最悲伤的是过去一年多,上级将军中已经有不少被枪毙的陈仪、吴石之类的东西……我们想到去年一年的痛苦教训,真的回过头来! 今天,这个背叛,明天,它就近了。 后天有事投降了。 一个接一个地叹了口气。 ”。 郑立:《冷月无声:吴石传》,中国共产党史出版社,年1948年3月吴石寄给当时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的公函,展示了吴石的笔迹和印章,但在《潜伏》小说的原着故事中,余则成不是台湾,而是去了东北战场。 在电视剧中,馀则成的人设和吴石将军似乎也明显不同 首先,余则成解放前的夜晚,只有中学,吴石是官拜中将,两人能够接触的秘密水平肯定和相关行业有很大不同 另外,更重要的是,两人的出身背景、专业体系有很大不同。 吴石出身于职业军人,经过抗战、国共内战,长期在纯粹的军事系统中工作。 余则成一直浸润间谍报圈,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情报员 但是,在军统的历史上,宁可一个人与余则成的经验高度类似,那就是周镐 和余则成一样,青年时代的周镐加入了军统,抗战期间参与了对汪假的特殊实务,之后放弃暗投明加入了中共 1935年,周镐加入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特勤所,比1937年加入青浦特训班的余则经历略深 抗战期间,受戴笠之命,潜伏在南京与周佛海建立了秘密联络途径 这和余则成暗杀汉奸李海丰后发现重庆和汪假之间的暗通曲的情节多少有些相似 抗战胜利后,周镐在军统内部的斗争中受到迫害而失势 和电视剧的余则成一样,周镐目睹抗战后的各种乱像后,对国民党政权失望,进而转投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期间,他作为军统高级情报员,收集重要情报,协助国民党将军参与策反业务 1949年初,冒险策反冯玉祥旧部孙良诚,刘汝明时不幸被捕牺牲 周镐蒋介石命令毛人凤立即处决周镐,但根据电视剧情节,余则成真如果继续潜伏在台湾,他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首先,作为“老军统”的余则成预计将面临人事变动和机构动荡 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后,包括余则成所属的“军统”(即“保密局”)在内的情报机关迎来了肃清和调整 尽管毛人凤在台北重建了“保密局”组织,留任了局长,但与蒋经国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最初,蒋经国希望直接接手毛人凤担任“保密局”,蒋经国不打算收这个老摊子,选择了另一个炉子。 因此蒋经国为了不被以往的信息系统官僚干扰,在蒋介石的机密室下另外设置了150人规模的所谓“资料组”,本人亲自负责指挥 “数据集”起初只是让人觉得是“水平不高的静态单位”,并非如此 蒋介石机要秘书周宏涛说,资料组才是国民党当局所有情报机关的真正“直属上司” 在蒋介石自己的安排和郑介民的助理下,蒋经国开始逐步监督和接管台湾岛内各种大小信息和间谍机构。 关于如何驯服这些间谍机构,蒋氏父子也是“全心全意的痛苦” 例如,长期助理戴笠,选择了在与毛人凤的内斗中下台的郑介民助理蒋经国,就任所谓的“安全局”的第一代局长 1955年,“保密局”改组为“情报局”,毛人凤就任第一任局长,但没有什么实权 1955年以后,“保密局”、“调查局”、“省保安司令部”、“宪兵司令部”、“省警务处”等机构接受了蒋经国领导人“资料组”的协调指导 年后毛人凤病死,蒋经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国民党政权各级情报机关的实际最高负责人 在这期间,对余则成这样的当时被戴笠认可的“老人”来说,让台湾败退的当初可能是重要的机会窗口。 迄今为止,毛人凤不重用这些戴斗笠的“老人”,态度冷淡和敌对 蒋经国也因此重用和提拔有此背景的人。 比如被派往“情报局”班的蒋经国的心腹叶翔之。 在蒋经国重组国民党情报间谍机关的过程中,叶翔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12年出生的叶翔之是在国民党政权的军事系统中长时间格斗的“老江湖” 日本明治大学学成回国后,一直浸润间谍圈,不仅负责情报收集,还直接参与各种暗杀行动 抗战期间,只有29岁的叶翔之被提拔为少将 1949年下台后,就任“保密局”第二处长 蒋经国建立“资料组”时,曾试图吸引叶翔之,也惹毛人凤生气 毛人凤曾经想打扫门户,所以暴力制裁叶翔之直到蒋介石直接介入才暂时解决。 这件事之后,叶翔之正式成为蒋经国属下间谍新闻的心腹 毛人凤去世后,叶翔之顺理成章成为蒋经国在国民党当局信息系统中最可靠的人 当时台湾政治圈流行“老先生(蒋介石)的江山、小先生(蒋经国)选择了一半”的说法 先生的江山,叶先生选择了一半 长期从事隐蔽战线工作的原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王芳称叶翔之为“国民党老字号特工”、“冷血杀手”。 20世纪50年代,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背后有叶翔的鬼魅般的身影 他在台湾最有名的行动是指挥逮捕中国共产党台湾职工委员会书记蔡孝干和潜伏多年的陆军中将吴石 之后,抗日名将李玉堂也因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而被逮捕处决,同样是他的“功劳” 当时的国民党政权风声鹤唳,内肃的严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蔡孝干被逮捕了变节,在台湾的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几乎压倒了全军,有1100多人参与而被逮捕 因此,“余则成”如果想利用国民党重组信息系统的机会持续长时间潜伏,就必须战胜50年代初的白色恐怖主义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余则成想要成功潜伏,其难度当然比在天津时大得多 1950年6月,“保密局”提交了蒋介石第一单位的正副职干部名单 叶翔之当时是负责行动的第二个负责人。 1950年5月12日,毛人凤提交了蒋经国审查的蔡孝干和吴石事件的情报稿 王芳:《王芳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在“白色恐怖主义”的阴影下,岛内各界和国际社会批评的声音络绎不绝。 比如“台湾省主席”之后,蒋经国与蒋介石的关系恶化,离开美国的吴国祯公然称之为“特务头子”。 由于负责情报和政治整肃业,很多海外媒体谴责蒋经国在台湾控制“秘密警察” 用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话来说,“总裁的儿子蒋经国现在控制着绝大多数的情报和安所有队”。 他有权指挥安全和警察机构,包括地方保安部队 之后,资料组正式改组为“安全局”。 蒋经国在台湾的“情报王国”已经有规模,他也成为了岛内情报、间谍系统的名副其实的最高领导人。 当被问到《潜伏》小说原着龙一的“余则成”原型是谁时,他回答说“余则成是虚构的人物”,他说“通过研究大量地下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是讲究的典型人物”。 电视剧的编辑姜伟也说:“编剧在技术上可以用多样的立场进行两次创作 这也许是因为在无数隐蔽战线的商家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余则成”的影子。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热门:历史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究竟是谁?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