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5字,读完约6分钟
一对父子参观了郭波的甲骨文文化展。胡睿照片
王丁个绘朱卜骨铭一幅照片
商代铜钹胡睿摄
一个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模型,甲骨文层层叠叠,再现了殷墟127号坑甲骨文堆出土的场景。193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发现一个圆形洞穴,发现甲骨17096块,是迄今考古发掘中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那一年,为了永久保存YH127坑的罕见外观,一个熟练的石匠雕刻了一个模型。这个珍贵的模型在日本入侵南京时被埋在地下,然后进入位于西藏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10月22日,“证明今天的古泽——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前言厅展出的殷遗址127号坑甲骨堆模型,让人回想起甲骨被发现和发掘时令人震惊的往事。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郭波首次举办了以甲骨文为主题的文化展,从文字的角度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该系列首次大规模展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它不仅是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的象征,而且也证实了《史记》等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推动了中国文明史近五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
在世界上已知的四种古文字体系中,只有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并成为今天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认可。
郭波举办的甲骨文文化展通过近190件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和书籍,带领观众走近汉字的源头,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展览分为三个单元:“文琪崇光”、“文琪历史解读”和“古琦”。《文琪重光》单元简要介绍甲骨文的发现、例证、字体特征和分组,让观众对甲骨文和甲骨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文琪史事》单元展示甲骨文及其所反映的商代社会,分为九个主题:王上史系列、祭祀与信仰、战争与军队、贵族与官员、畜牧与狩猎、天与农业、疾病与生育、地理与乡村、西周甲骨文。《齐物家骨》介绍了近120年来甲骨文的重要学者和研究成果。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运藏龟》,由刘鹗编著,以及《甲骨四记》之一的王国维致子衡的书信。
作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首次大规模展示甲骨文。同时,还从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所、宝鸡周元博物馆等单位借用甲骨。许多大版的、完整的、精美的朱甲骨文连在一起,这是非常罕见的。
再现殷商的历史和文化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经过几代专家学者的努力,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汉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说,目前已发现甲骨文约16万枚,已知甲骨文4000多枚,已识别单词约1400个。通过甲骨文的文字记载,人们可以了解殷商时期的历史事件、礼仪文化和社会生活。
《再封谷壁年谱》碑文是本次展览中备受关注的一件珍品。据记载,五月六日,商朝皇帝帝辛在麦鹿捕杀犀牛,载沣因有功而受到奖励。顾璧的文字内容是一个简单的铭文,极为罕见。这对研究商代历史和周代祭祀谱具有重要价值。骨匕由犀牛的肋骨制成,正面雕刻有精美的纹饰,嵌有绿松石。这是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
王炳忠定、索罗的《朱卜骨序》是罗振宇《音序书话》中著名的甲骨文版本之一。这块骨头巨大而完整,由四个字组成,即叙述、命令、占领和检查,只有部分损伤。占卜骨骼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祭祀、狩猎、天文现象等。
在陈列的甲骨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商朝在四天之内遭受五次外患的记录,以及对特殊自然现象的描述,如经常被太阳和月亮吃掉以及“突风”。
除了文字内容,甲骨文中的一些词语也反映了当时的礼仪和文化黄德冠说:“例如,甲骨文中的‘女性’一词是双手放在前面地上的形象,显示了当时的一种礼仪。”
除殷墟甲骨外,展览中还有几块重要的西周甲骨。“王文”贾布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寺。这是一件龟腹铠甲,右端刻有“龟王”字样。“文”是中“文”的特殊词。西周甲骨文是商代甲骨文的继承和延续。它们是研究商周关系和西周中前期政治、经济、地理、官员、历法的重要资料。
让观众读甲骨文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甲骨文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展览配有青铜器、陶器、玉器和书籍等辅助展品,并增加了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手段。“甲骨文宇宙”全息投影,制作甲骨文吉祥字,扫描编码,获取甲骨文表情包等。很受观众欢迎。
《五行射日》的多媒体沉浸体验吸引了众多观众。在一个体验空的房间里,中心是一个触摸屏设备,周围的展示墙呈现出光影效果。观众可以在触摸屏上选择五套情景体验和一部动画。这五组场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用甲骨文人物构成金马、郁郁葱葱的森林、惊涛骇浪的湖泊、部落篝火、大地众生等画面。卡通片《射日》讲述了在中国古代神话的中部和后部射日的故事。在画面的间歇,甲骨文动物会在鼓上游行。据介绍,这些图片中的图形符号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设计的甲骨文。
“我们最喜欢这个展览的是多媒体互动链接,它生动地展示了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在观看展览后,孩子们会对汉字的起源和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带孩子们去看展览的刘先生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谭笑一得知展览信息就带着几个学生来参观展览。“这次展览非常棒,汇集了老师在课堂上谈到的重要甲骨文,并通过辅助展品(如青铜器和多媒体形式)提高了知名度和兴趣,使每个人都能更直观地了解商代历史。人们可能会认为3000年前的文字是遥远而不可理解的,但通过这样的展览以及甲骨文表情符号等文化和创意产品,每个人都会觉得甲骨文实际上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为配合此次展览,郭波(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开发了甲骨文书立、尺子、笔记本、书包、雨伞等20多种文化创意产品,将于11月中旬与您见面。据报道,展览将持续两个月。(邹亚婷)
人民日报海外版(07版,2019年10月29日)
编辑:张洋
标题:从汉字中提取文化基因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