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4字,读完约5分钟
(《圆明园梦归》展览序)展出圆明园兽首铜像。胡睿的照片)
(春秋曾伯克的父亲青铜像组织者胡睿照片)
在圆明园海晏堂的喷绘背景下,六个朱红色陈列柜中陈列着牛头、虎头、猴头、猪头、鼠头和兔头的铜像。这些动物头的青铜雕像最初是海盐厅十二生肖喷泉的组成部分。在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他们在海外失踪了。159年后,他们再次相聚,讲述了回归之路的曲折,同时见证了中华民族运动的沧桑。
画一幅70年后文物回归的图画
9月17日,由文化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的回归成果”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第一次以全景的方式展示遗失文物的归还。通过600多件珍贵文物和25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归还案例,讲述了70年来文物归还的曲折历程和精彩故事。
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介绍,自1949年以来,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捐赠谈判和抢救性收藏,已成功归还300多批、15万多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我们选取的25个案例各有特色,涵盖了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回归方式,全面勾勒了70年来回归中国的遗失文物的宏伟地图。每个展示单元都配有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听到更详细的文物归还故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管强告诉记者。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元·孟明·归》序言通过对圆明园兽首铜像的古今比较,反映了中华民族从屈辱、危难到复兴的历史进程。第一个单元“忘记过去,回到现在”,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迅速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的局面,拉开了文物流失归还的序幕。第二个单元“多管齐下,殊途同归”,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各种有效的方式来追回和归还流失的文物。第三个单元“与各国和睦相处,回归四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文物修复和归还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新进展。
展示最新发现的曾伯清青铜器
此次展览汇集了中国12个省市18个文化机构的600多件文物,涵盖了陶器、青铜器、古籍、绘画和书法,其中有许多“城镇和博物馆的珍品”。展览文物跨度大,种类齐全,价值高,参展单位多,在过去是罕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郭波收藏的文物有425件,包括圆明园的青铜虎肫、鼠首和兔首。
“袁波铁”和“乌牛图”是本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珍品。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关怀下,文化部文物局成立了“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成功地抢救出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三个Xi”第二部王进献之的《中秋邮报》、王勋的《袁波邮报》、唐的《五牛图》、董源的《潇湘图》, 五代顾在这次展览中,原书画如《袁波铁》、《五牛图》、《潇湘图》和《香龙石图》交替展出,令观众大饱眼福。
本次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曾伯克父亲的青铜作品。2019年8月从日本回来后,他们第一次见到了观众。这批青铜器中有8件来自春秋早期曾国贵族福柯的墓。它们铸造精美,保存完好。丁、关、苗、壶、浣熊和钹同时出现。每件器物上都铸有铭文,共计330个字,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名字。研究春秋早期和曾国青铜器的铸造和断代具有重要意义。
反映新中国发展的强大进程
文物的积累和传播与民族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70年来文物回归的故事,是新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写照。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归还了永乐大典和义和团旗,揭开了中国文物归还的新篇章。从1950年颁布《禁止出口珍贵文物图书暂行办法》到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再到1989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所有权的公约》,中国的文物保护逐步走向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中国政府依托国内立法支持和国际公约合作框架,逐步启动与相关国家的双边合作,探索并形成了外交谈判、执法合作、民事诉讼等追回和返还流失文物的有效途径。
这位英雄而生动的国王在笔直的墓室里雕刻了战士的石雕浮雕,在龙门石窟里雕刻了庄严而美丽的石像,还有庄严而庄严的菜肴...每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见证了中国文物修复和归还的新实践和新进展。
管强介绍说,中国已与22个国家签署了关于追回和返还流失文物的双边协议,并牵头制定了《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文物的敦煌宣言》,为中国改善文物返还国际秩序的计划做出了贡献。“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做好流失文物的归还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文字/邹亚婷)
人民日报海外版(07版,2019年9月21日)
责任:张洋
标题:讲述国宝“回家”的故事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