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35字,读完约7分钟

文化旅游部的成立标志着文化旅游一体化新时代的开始,文化旅游领域的深层次变革势头强劲。我们应努力走新时期文化旅游整合之路,实现文化旅游的“1+1 > 2”效应。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事实上,对文化和旅游整合的探索并不是从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并开始的,而是从一开始文化和旅游就携手并进。近年来,大致形成了以下整合模式。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文化景观格局。自古以来,景观梯田就以文人雅士而闻名。李白的名篇《望庐山瀑布》使庐山多姿多彩,成为历代学者的必读之作;岳阳楼因李白、杜甫和李商隐的诗而闻名,也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而闻名。滕王阁因王波的《滕王阁序》而闻名。由于宋江反诗、李悝劫法场等故事和传说,浔阳楼已成为江南十大名楼之一。文化赋予景观以精神内涵,使其更具吸引力,成为游客的迷人目的地。文化与景观的结合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开创了先例。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主题公园模式。主题公园以其独特的文化、扣人心弦的娱乐、互动的虚拟体验和便捷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人群,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去年的《全球主题公园调查报告》显示,上海迪士尼乐园在运营的第一年就吸引了1100万游客,华侨城、华强芳、奇龙集团等本土品牌也表现抢眼,在全球十大主题公园排行榜上排名第四至第六位,增速领先。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特色城镇模型。吕雯古镇以古镇为载体,融合了民俗、文化艺术、非遗展览、艺术酒吧、个性化客栈、特殊文化创作等众多行业元素。例如,墨婺源、乌镇、凤凰古城等。,已经成为人们“言出必行”和“感受时光倒流”的热门目的地。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旅游表演艺术模式。近年来,旅游演艺事业蓬勃发展,以阳朔“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颠覆了传统的“白天拍照,晚上睡觉”的观光旅游方式。还有河南的《大宋东京梦中国》、江西婺源的《井冈山》、江西婺源的《我的梦乡》等。以灵山秀水为背景,以历史文化为系列剧本,以优美而富有诗意的舞台表演,让观众忘记了这两样东西,也不知道“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成为展示地方文化魅力的美丽名片。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创新发展模式。迪士尼创造的“知识产权+衍生品”商业模式,围绕迪士尼核心文化,开发了服装、出版物、玩具、食品等一系列消费品,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和消费的各种需求。据报道,迪士尼乐园60%的收入来自衍生品等二次消费。从去年开始,文化和创意产品如故宫的国宝唇膏和朱超耳机很快变得流行起来,使得故宫一夜之间变成了“600年老店”。目前,故宫的文化创意收入远远超过门票收入。故宫以时尚消费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树立文化旅游、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新模式。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文化节模式。近年来,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节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一道亮丽的色彩。以作者所在的九江市为例,每年都会举办几十个节日。如九江庐山茶话会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首届中国庐山国际诗歌对联大赛”吸引了数千名海内外诗歌爱好者积极参与。各县区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也丰富多彩。每年只有柴桑区在马晖玲举办“百年庙会”,在江州举办油菜花节,在程子镇举办桃花节,在新河镇举办特色农业采摘节。这些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人气,扩大当地文化旅游的影响。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文化旅游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也令人担忧。一些地方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文化旅游项目的文化含量不够高。“看山或山,看水或水”;有些地方习惯于模仿和模仿,项目设计风格和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导致同质化竞争;有些地方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将一些投资规模小、建设档次低的项目包装成旅游项目,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歪曲文化和媚俗;在一些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市场规则没有得到遵守,没有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导致项目流产,等等。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文化旅游进入新的整合时代,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前景看好而盲目抛弃,也不能因为现实的缺点而困惑。笔者认为,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树立和强化三种意识。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建立知识产权意识。文化旅游项目容易被复制和替代,而文化内涵却不能被复制和替代。通过对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发展,可以实现丰富完善的业态、独特的服务风格和完整的品牌形象。因此,培育本项目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创造一个高度概括和独特的文化知识产权,是文化与旅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生存的途径。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来说,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深入挖掘和发展系统,将特色文化的精髓全方位融入旅游项目、路线、产品、服务和营销中,打造富有“中国风格、书卷气和地方风格”的文化旅游新形象。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美丽的风景是有限的,而文化创造力是无限的。文化旅游整合创新的关键在于文化表达的创新:“庐山传奇”是一个顽皮的吻,让庐山惊艳于世;在微信表情包中,乾隆“卖孟”并把紫禁城变成了一个红色的网;“宋之恋”一开始,全世界的游客都被西湖的暖风陶醉了。这些创新的文化表达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文化旅游整合要突破固有模式,着眼新需求,依靠新技术,创新新形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文化旅游+虚拟体验”、“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消费”、“文化旅游+主题娱乐”等模式,使文化具有轻松、时尚、新潮的特点,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树立市场意识。归根结底,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才能实现产业落地。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市场购买力。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高,有许多高端和高质量的客户。文化旅游项目可适当“阳春白雪”、“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平均经济水平的地区应该更加生动、美丽、易懂和经济。第二,我们应该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地方交通、酒店、餐饮、金融等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支撑,不应盲目追求完美。在一个没有“吃、住、游、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地方,投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无异于“蚂蚁吞大象”。第三,我们应该考虑全天候作战能力。季节性或短期文化旅游项目容易出现人流中断和资金链脱节的风险。要重点建设不受季节和天气影响的全天候项目,如春、夏、秋、冬、昼间游戏、夜间消费等,确保文化旅游一体化项目能够继续吸引人气、产生效益。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没有著名的山川和历史遗迹,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就是“无米之炊”。首先,我们必须擅长于无中生有。深圳原本是一片文化的“不毛之地”,但是像华侨城、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等主题公园。后来,它建成了以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艺术等商业板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集群,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第二,我们必须善于借鸡下蛋。江苏省常州市瞄准这一机遇,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珍贵恐龙化石保护项目,并建成了中国恐龙园。从那以后,它就失去了控制,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恐龙城,将恐龙谷温泉、恐龙水城和恐龙大剧院等景点和设施融为一体。第三,我们应该善于化石为金。冰雪是人类无法企及的,但哈尔滨在每年冬天传统的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冰雪盛会,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第四,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个话题。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深化,精品家园、农村艺术公社、农村音乐部落、农村动漫基地等新业态相继涌现,传统乡村旅游升级为具有地方风味和品位的多形式文化休闲。当然,“无中生有”不是“空风来自洞”。关键是以“新、奇、特”为卖点,遵循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的发展规律,最终将“天行者空的创意落实到一个坚实的文化旅游整合项目中。(潘西宁)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编者:张嘉诚

标题: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强化三种意识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