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7字,读完约3分钟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评估和检查结果。此次评估和检查持续了8个多月,涉及成都、广州和武汉等14个城市。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大规模拆迁和大规模建设造成的建设破坏、旅游开发搬迁空原住民、利用过程中的过度商业化倾向等。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1981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城建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报告。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这一要求,并立即宣布北京、南京等24个城市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化和旅游业的浪潮中,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村镇遭到破坏。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到目前为止,中国有13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和487个历史文化名村。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形成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城市和村庄留下的树、草、砖和瓦都记录着过去的历史,承载着感人的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和一个城镇的血脉和基因,是一本连续、完整、厚重的“历史书”。我们当代人不仅要理解和继承它,还要为它添上当代最辉煌的一页。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可以看出,30年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取得了许多成绩,包括许多古城、古镇、古村落的遗产价值得到了真正完整的保护;一些国家开展了长期环境整治,提高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的很好地平衡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使古代遗产焕发出当代的光彩。这自然值得庆祝和欣喜。然而,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缺乏理解和责任感、使命感的淡薄所造成的破坏更令人遗憾和痛苦:以山东聊城和山西大同为例,旧城被拆除和建设,城市的千年文脉被破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搬迁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后长期闲置,使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处于严重失修和贫困状态。历史悠久的著名城镇和村庄需要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这是地方政府必须牢记的使命和责任。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如何保护古老的城市、城镇和村庄?作者认为,有必要结合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保护、修缮和更新,并特别注意对著名城市、城镇和村庄的整体保护,以使其传统格局和历史特色得以延续。在这个过程中,制定一个好的保护计划尤为重要。规划师应深入调查,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深入挖掘各种载体,明确保护的主要内容。同时,要遵循正确的保护理念,制定有利于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公共政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有效管理机制,保护这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遗产。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著名城市、城镇和村庄的灵魂,而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的土著人是遗产传承的载体。原住民的生活状况是否得到保护,直接决定着遗产保护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地将土著居民留在城市、村庄和城镇,以确保文化链不被切断。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广泛分布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世代居住的居民中。这些复杂性决定了在著名的城市、城镇和乡村保护仁中的方式。希望政府、专家、公众等各方共同参与到遗产保护的推进中来,使著名城镇和村庄的保护和科学利用得到有效推进和全面实施。(李玉新)

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编辑:张洋

标题:古镇的保护,文化链条不可割断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