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0字,读完约4分钟
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邹嘉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甘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晓飞对优化经营环境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中国的商业环境显著改善
商业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各地区各部门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照世界银行评价指标,深化“配送服务”改革,优化经营环境,取得积极成效,给出了精彩答案。
周晓飞表示,中国简化的行政管理、税收减免和费用减免都有了很大改善。2018年版的国家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布了两个外国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许可证分离”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产品类别由38类减少到24类;2018年,企业和个人税费减免约1.3万亿元,“五保一金”支出减少2140亿元。
与此同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政务不诚信进行专项治理,纠正了部分地方政府失信和“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现象,提高了市场监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此外,中国加强了重点领域的侵权和假冒治理,实施了“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贷供应,帮助企业以市场化方式缓解“融资困难”,有力支持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今年的改革将更加有力
“今年,中国加大了优化商业环境改革的力度,出台的措施更有针对性。”邹嘉仪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几个关键领域:一是进一步推进商业环境便利化改革;第二是在商业环境中促进法治;第三,开放政策执行的“最后一英里”,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有效实施,增强市场主体的利益意识。
邹嘉仪表示,从世界银行去年的评估来看,中国的便利化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办理建筑许可需要很长时间,办理企业相关事宜的流程不够便捷,环节多,程序复杂,导致企业办理事务的时间和成本较高。针对这些不足,今年北京和上海将尝试取消小规模低风险建设项目的施工图审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推进改革措施。
周晓飞表示,今年我们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分拨诉讼”改革,着力大幅缩短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间,减少办理环节、开办企业的时限和成本、注册商标、跨境贸易等。,推广“互联网+政府服务”;二是在40个城市开展商业环境评估,通过评估推动改革,促进卓越;第三,要及时梳理北京、上海等地优化商业环境的典型案例,鼓励更多地方不断基准化和改善商业环境。
在公平监督下促进公平竞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公平监督促进公平竞争。中国的公平竞争审查自2016年7月正式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已在全国基本建立。在甘霖看来,尽管公平竞争审查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缺乏全面的审查,需要提高审查质量,缺乏严格的监督等。对此,她表示,今后我们将重点清理存量,严格审核增量,完善制度。
“国际公认的竞争中立原则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中立,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甘霖表示,按照竞争中立原则的要求,有必要部署和清理现行企业相关政策中阻碍民营企业发展、违反境内外资本一致性原则的规定;要重点关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关键领域,严格审查增量政策文件,防止违反竞争中立原则。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考试的范围、标准和操作程序,弥补制度的不足,更有效地保障公平竞争,优化经营环境。
此外,在信用监管方面,周晓飞表示,未来将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贯通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监管机制。同时,加快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志的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收集,以大数据的方式全面刻画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为信用监管奠定坚实基础。(刘坤)
编辑:张洋
标题:今年,中国加大了优化商业环境改革的力度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