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90字,读完约4分钟

李勇,前央视主持人,1968年出生于新疆,今年5月和妻子女儿庆祝了他的50岁生日。在他妻子Havin发布的照片中,他剪了一个新发型,精神状态很好,没有生病的迹象。只是命运不可预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与癌症的斗争终于失败了,他去世了。昨天,已经在美国为李勇举行了葬礼的沙文,正式宣布了李勇死于癌症的消息,并以“永远不要失去我的爱”的一句话表达了他对爱人去世的悲痛。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它已经在美国与癌症抗争了17个月

根据哈文的说法,李勇于本月25日5: 20在美国纽约去世。根据美国殡仪馆的官方网站,一个叫李勇的人的葬礼在美国时间28日举行。李勇死讯传出后,央视新闻官魏和中国传媒大学官员魏纷纷发丧,章子怡、、、、李锐、迟帅、、等文艺界人士也纷纷发丧。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李勇已经开始了为期17个月的抗癌之旅。在此期间,李勇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7年12月2日主持了爱奇艺的“尖叫之夜”仪式。当时,他身体状况良好,从未向公众宣布自己的病情,但在当时的活动照片中,他显得有些疲惫。自从他生病以来,李勇和他的家人一直严格保密,包括他以前工作过的中央电视台和他目前人事关系所在地的中国传媒大学。他们对他的癌症了解不多。今年8月,Havin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假日照片,但引起了网民对他“移民美国”的质疑。否认了这个消息后,阿尔文仍然没能挡住长长的人群。当时,人们不知道一个出现在美国的三口之家实际上正经历着与癌症抗争的痛苦。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替代主机风格一直备受争议

前央视主持人、能量传输的核心创造者陈鲁豫回忆说,李勇和沙文是中国传媒大学令人羡慕的不朽情侣。“那时,我刚刚进入外语系,每个人都很尊敬广播系的其他兄弟姐妹。他们在那个时候非常时尚和漂亮,看他们就像看星星一样。每次我回家等公共汽车,我都会在学校门口等公共汽车或者乘李霞出租车去接他们。那时,我猜想他们应该去中央电视台录制这个节目。”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作为央视极具个性的主持人,李勇于1991年进入央视,开始是一名电视导演,1998年成为综艺节目主持人。燕尾服、浓密略长的卷发、口语化、幽默的主持风格,使李勇在严肃庄重的央视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并通过《幸运52》、《非常6+1》等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在央视内部,对于李勇的主持风格有着激烈的争议。一些领导对他的发型不满意,“他是央视主持人,头发乱七八糟”,许多人尽力保持他的个人风格。当时,“非常6+1”的超高收视率证实了观众喜欢没有携带它的主持人,而抛金蛋和飞牌的环节也成为李勇创作的经典画面。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我希望人们用麦克风送别自己

2013年,李勇正式离开央视,人事关系转移到中国传媒大学,他在那里担任副教授,并在该校教学生。离开央视后,他还先后担任电视和视频网站的主持人。第一个与外国合作的项目是由陈鲁豫作为导师制作的《超级演讲者》。陈鲁豫被李勇突然死亡的消息震惊了,甚至想不起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时间。“也许是在“超级演讲人”决赛的舞台上,也许是和他讨论节目时的一次会面……”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他有一种值得称赞的品质,他在任何时候都讲得很好。作为一名主持人,现在说得好实际上是非常罕见的。”陈鲁豫直言不讳地表示,虽然他和李勇一起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但作为年轻一代,他没有资格评价自己的主持能力。在与超级议长的合作过程中,她非常钦佩李勇的专业能力。“他有一种力量,他从不急躁或焦虑。他平静的性情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巨大的力量。对于像我这样一个焦虑的人,当我非常不耐烦地录音时,我看到他坐在我旁边,手里拿着一把扇子。那种平静的样子让我感到轻松。这是一种专业力量。支持他。”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2009年,李勇在他的自传《徐苑友谊》中特别提到,他想到了在告别仪式上要说的最后一句话,并希望每个人在离开时都给他送一个麦克风而不是鲜花。“我希望我的身边全是麦克风。生活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我在李勇的生活中有过一次愉快的谈话,所以我已经走了这么远,现在还在这里谈话。没吓到你吗?”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现在,斯里兰卡人民已经去世。在美国的告别仪式上,我想知道在李勇的旁边是否有一个最喜欢的麦克风。而李勇,曾经嘲笑自己“如何站直”和“央视娱乐底线”,并带着坏笑眯起眼睛,再也不会在银幕上见到观众了。为李勇写了十年主持人演讲的央视《国宝》制片人兼总导演于蕾说:“我从没想到告别会是如此突然的结局。我希望天堂里会有一个优雅和谐的声音——“我是主持人李勇,下次见!””(李)

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责任:陈亚男

标题:前央视主持人李勇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