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2字,读完约7分钟
值此另一批学生毕业之际,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按时间顺序和同学们分享一些我经历过的短篇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王进喜的故事。40多年前我在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他的作文。从那以后,王进喜的名字和事迹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1959年,当王进喜来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时,他看到公交车上笨拙而丑陋的“汽油袋”在街道上行驶,才知道这个国家缺少石油。作为一名石油工人,他感到非常羞愧,立即蹲在街上哭了起来。他说,他迫不及待地想用一只拳头砸碎一口油井,把“劣质石油和落后”的帽子扔进太平洋。1970年,王进喜因病去世,享年47岁。然而,他的“有条件就有条件,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英雄誓言和“宁愿少活20年,拼命赢得大油田”的铁人精神,不仅感动和鼓舞了我这样的一代人,而且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第二个是关于“选择”的故事。1993年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从学院中分离出来,成立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为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在原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了保险专业,并把我从经济系调到这个新专业。1994年8月,学院派我去美国学习保险。一年后,当我回到中国,一家猎头公司来找我,说一家美国公司给我30万元年薪,并邀请我加入。我不假思索地拒绝了。猎头公司的一些人莫名其妙地问道:“孙老师,这只是一个提议,你可以提一下你的标准。”我说不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她问道。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喜欢当老师,其次,学校派我去国外学习保险学科建设。我不能违背这个承诺。这并不是说地球离开了就不转了,而是那时,第一批学生已经进入学校,在最初的专业阶段的三位教师中,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没有上过本科,另一位当时仍然是美国的访问学者。如果我再离开,就没有老师可以教,更不用说专业建设了。猎头得知我在北京大学的工资后,激动地说:“孙先生,你在北京大学的月薪只有400多元,而这家公司的日薪是1000元。虽然我不喜欢你,但我尊重你。”“如果你遵守诺言,你必须履行你的诺言,你必须想方设法做到最好,否则就不要答应。”这是我父母从小给我的家教,也是最简单的契约精神。
第三个是关于德国的故事。2007年3月,我收到一家德国著名机构的邀请,去慕尼黑参加一个名为“2017年后的世界展望”的会议。请注意,我没有犯错误。正是2017年和10年后的世界展望,显示了德国人的远见卓识。会议规模很小,只有该机构的所有董事会成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八名发言者应邀参加。会议计划在十月份举行。很快,我又收到了对方联系人的邮件:“孙教授,我听说您将于6月赴美国参加国际保险协会年会,我们战略部的CEO也要去。他希望与你共进早餐,并亲自交流会议的一些细节。”6月,当我在美国会见该组织的战略部主管时,他向我详细介绍了会议的背景。10月,会议如期举行。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八位专家学者做了15分钟的演讲,然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回国后不久,我收到了该机构的感谢信和所有会议材料的汇编。20多人参加的为期一天的会议,半年的准备时间,无数的电子邮件交流和会前会议……我真的被德国人的严谨震惊了。也就是说,从这件小事上,我明白了“德国制造”的含义和工艺的真正含义。
第四个是关于“两个炸弹城”的故事。虽然我对邓稼先和其他“两弹一星”英雄的事迹略有了解,但在2017年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四川绵阳的“两弹之城”后,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精神的洗礼和震撼。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回了所有专家,并得出结论,中国不可能在20年内制造出原子弹。然而,“两弹一星”的英雄们却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以生命为代价,凭着信念,用了几年的时间,全世界才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坚韧、不屈、自信和勇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次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两个炸弹之父”邓稼先,在1958年接受这项任务之前,曾与妻子许鹿希有过这样的对话:“我想转职。”“去哪里?”“不能说。”“该怎么办?”“不能说。”“那我就给你写信。”“不能交流。这个家庭在未来将依靠你,我的一生将奉献给这个未来的工作。如果我做得好,我会活得很好,为他而死是值得的。”这是一次夫妻间的对话,再简单不过了,但绝对令人遗憾。“可以说,没有这些默默为中国‘两颗炸弹一颗星’事业做出贡献的无名英雄,中国就没有信心和勇气站在当今世界舞台的中心。”——这是我在“两个炸弹城”经济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上哭的一段话。我希望北京大学的年轻学生和更多的青少年能去那里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努力成为英雄,发扬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
第五个是关于“兼职”的故事。不久前,一个毕业几年的学生回来看我。我问起了他的工作。他说,“我换了工作”,然后补充道,“反正我在任何地方都为别人工作。”我的学生没有抱怨,他只是用一句在社会上流行的句子解释他的现状。我不知道自己是过时了还是处于错误的位置,因为我似乎从来没有为他人工作的概念和意识。无论我是知青还是操作员;无论我是老师还是“肩并肩”的经理,我总是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并且总是认为我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不得不用“兼职”这个词,那就是我一直在为自己工作。我欣赏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的人生信条:“永远以公平和谦逊的态度对待工作。尊重世界,关心世界,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国家。”我一直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做主人”的意识和精神,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有序、富裕和健康。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人不能没有精神,国家不能没有精神。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打了血战,在建设年代克服了困难,在改革年代克服了困难。中华民族从一个被别人屠杀的民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民族;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站在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巨大的变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和气质,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却代代相传。
同学们,当你们来到经院哲学时,我对你们说,“我希望你们带着独立、质疑和创新的精神来这里学习。”今天,当你即将离开学院时,我与你分享这五个短篇故事。我希望你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以“独立、质疑、创新”的精神探索真理,获取真正的知识,同时遵循北方成年人“从我做起”的自律精神,以铁人、合同、工匠、奉献和主人翁的精神塑造你的人格,完善你自己;为社会和祖国服务。(孙祁祥)
编者:张嘉诚
标题:大学生需要五种“精神”走向社会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