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86字,读完约11分钟

——林的《人间四月日》

四月,一场及时雨舒缓了北京理工大学校园里飞舞的柳絮,带来阵阵清新。雨后,阳光挤出乌云,温柔地给世界注入温暖。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也许许多人在这四月的一天过着他们自己独特的生活,但有些人和家庭正在经历他们生活中难忘的艰难时光。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4岁的邢星(化名)是北京理工大学校友龙华(化名)可爱的女儿。去年的这个时候,邢星突然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她原本幸福而充满希望的家庭突然陷入绝望和痛苦之中。也是在那个时候,北工大成千上万的校友和老师伸出了援助之手,用他们的“大爱”,在乌云中掀起了一缕阳光,用他们的“爱”和“义”,照亮了帮助星星的道路。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在北京理工大学,无论老师、学生和校友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一双毫不犹豫伸出的援助之手:当学生们为梦想的漫漫长路担忧时,“梦想启动援助基金”为他亮起了灯。航行前的灯塔;当他担心学费会压垮父母时,学校用丰厚的奖学金为他的生活困境寻找出路;当他面对灾难或疾病带来的痛苦时,“大爱赈灾基金”会擦干他的眼泪,教他如何学会坚强...在镌刻着延安圣地红色情怀的北京理工大学,“爱”和“义”始终流淌在北工大几代职工的血液中,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而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则承载着数千名善良淳朴的北工大职工的博大胸怀,书写和讲述着感人的故事。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让“爱”和“正义”在阳光下传递

勇敢的明星们在数以千计的北方理工学院的帮助下完成了化疗-移植-放疗的过程,他们的病总是牵动着每一个北方理工学院的心。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捐赠了30多万元,基金会及时向邢星的家人送去了“大爱赈灾基金”。老师和学生携手帮助校友家庭感受母校的温暖和支持。然而,她在生病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天使般的微笑,但是她在2016年4月因为复发和肺部出血而永远离开了我们。龙华和他的妻子忍受着悲痛,在第一时间归还或捐赠了剩余的捐款。“无论哪种选择,我们都特别感激。星星聚集的每个人的爱像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我们必须带着这种爱和感激重新开始工作和生活,并将这种伟大的爱永远传递下去。”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就这样,每当有需要的时候,基金会都会把来自校内外个人和团体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2010年1月11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民政部正式注册,注册资金2000万元。基金会以热情、活力和爱心,成为北京高校非公资金的生力军,不断进取。目前,已发展成为民政部的4a级基金会,拥有“发展基金”、“资助基金”、“奖励基金”等70多个资助项目,包括“大爱赈灾基金”、“梦想帆船援助基金”、“行者奖(教学)奖学金”、“华瑞世纪创新基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支持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历经75年风雨,北京理工大学坚持延安根和军事精神,铸就了国防情操和北方梦想,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接受了母校的熏陶和训练,在各自的岗位上容光焕发。“许多优秀的校友受母校的感情和知识的影响,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回馈母校,回报社会。他们找到基金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向,向学校内外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并传递他们的爱。”北京理工大学基金会秘书长向长乐说。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校友唐南军)

唐南俊慈善基金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校友、新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南俊发起,是基金会管理的数十个奖学金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每年资助金额100万元,连续10年奖励资助230名学生。该基金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奖励资助北京理工大学近2000名学生,总支出840万元。“这些钱可能会改变贫困大学生的生活。一个人应该知道如何知足和感恩。北京理工大学的“爱”和“义”伴随着我成长。传递这种“爱”和“义”是我衷心的愿望。我有责任帮助他们。”唐南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如今,由唐南军奖学金资助的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的奖学金。”这最初的温暖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进取,我也会努力工作。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曾获唐南军奖学金的黄在回访中谈到了这一点。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仅在2015年,基金会就奖励和资助了近2000人,总金额超过725万元;大爱基金资助5名校友和2名学生,总额为61万元;“爱心助学工程”获得了100多名校友的支持,资助了3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每一笔捐款都凝聚了老师、学生和校友的期望和关怀。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基金会的工作是桥梁和纽带。它传达了每一个热爱北京理工大学、心满意足、勇于承担责任的北京理工大学人的友谊和爱,让捐赠人和受赠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是基金会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项长乐说道。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双向反馈使爱的温度升高

每一次爱的播种都是北京理工大学“爱”和“义”的无声传递。为了提高这些爱心的温度,基金会精心管理了70多项基金,力求让捐助者和接受者在工作模式中感受到各种可能的温暖,让慈善事业能够在阳光下开展。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以唐南军奖学金为例,基金会建立了“企业捐赠-项目实施-项目反馈-资助回访”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捐赠-实施-总结-反馈-回访-再捐赠”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基金会回访受助学生,建立成长跟踪反馈机制,了解受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企业、基金会、校友会建立稳定的联系,确保资助项目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捐赠企业回访,建立项目反馈机制,有效及时地向项目捐赠人反馈捐赠使用情况和受赠人情况,建立捐赠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良好反馈机制。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2014年寒假期间,基金会办公室组织志愿者通过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回访。,对近五年来700多名“唐南君奖学金”获得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将所有学生的信息收集成册,并以清晰的数据完成分析报告,反馈给唐南君校友。这一举动得到了唐南军的高度肯定,他说自己和妻子都很感动。他决定在项目结束后继续提供额外资金支持该项目。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该工作体系实施以来,基金会完成了30多项奖学金的实施总结,回访了10多家捐赠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2012年7月,基金会计划设立“大爱救助基金”。唐南军知道这个项目缺乏资金,立即毫不犹豫地向大爱赈灾基金捐款40万元。当被问及原因时,他说:“我只是感受到学校对唐南军慈善基金的一丝不苟的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反馈。我相信你。”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为了保证所有项目的透明性,评审过程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经过了校内公示、组织校级评审会议、全校公示、提交评奖单位进行最终评审、公布最终名单等多个环节。学校还制定发布了《北京理工大学校级奖学金和助学金评选结果公示办法》,在整个评审过程中引入了纪委监督和学生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计票监督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学生监督员密切联系学院,参加学院内部评估推介会,确保选拔过程在监督下进行,确保每一笔捐赠都落到实处。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大爱基金”员工拜访校友)

“很多人认为基础工作就是每天‘要钱’和‘花钱’。事实上,基金会的工作就是运用情感。每一个基金、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捐赠者和每一个接受者都是我们带着情感和正义感关注的对象。如何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将资源用于实际用途,并保持这种爱的温度不断上升,这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件需要思考、感受和付诸行动的事情。”基金会办公室主任于海滨说。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前路漫漫,北京理工大学的爱心传递一定会做好

一直以来,基金会收到的每一笔捐款都是按照捐赠者的意愿,用于支持学校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其中,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和办公环境的发展和建设;资助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学生的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作品出版,以及教师出国留学和参加国际学术合作和国际会议;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奖励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在过去的六年里,超过20,000名校友和教师从中受益。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今天的基金会不再仅仅是筹集和支持资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的情感寄托。我们设立了不同类型的项目,根据捐赠者的意愿来支持他们想要支持的人、事、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这项爱心传递工作的人性化。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以“北京理工大学校友陈捐赠百万母校激励年轻一代创新”为题,报道,我校第91届校友、华瑞世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学校捐赠1000万元设立华瑞世纪创新基金,帮助我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引起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陈认为创新无处不在,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阶段开始。“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是他的母校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取得今天的小小成就。我愿意用我微薄的努力回报母校,让更多像我这样的普通孩子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成功。”该基金的设立对促进学校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北京理工大学的人的这种“爱”和“义”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一点一滴,就像涓涓细流,历久弥新。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徐特立奖学金颁奖仪式)

其中,smc奖学金已在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彤校友多方交流下捐赠近20年..他还捐款在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李阳等老校友捐赠了徐特立奖学金十年,鼓励学生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校,表达了对徐特立老院长的无限怀念。新美乐股份公司、王乐乐、郭晓燕等近百名优秀校友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共同成立“兰芝基金”,以“兰芝成长计划”、“兰芝奖学金”、“兰芝俱乐部”等名义,组织、培养和奖励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在充满“爱”和“义”的北京理工大学人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的公益事业正在阔步前进。在2016年3月结束的教育基金会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上,董事们就基金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基金会会长杨斌强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基金会将展望80周年,制定长远规划。“基金会应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展渠道,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基金会的运作模式,组建以专职人员和校友为主体的团队,开展基金会资金运作,实现基金会资产的更高层次化。”在谈到基金会的未来发展时,杨斌说。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基金会主任胡海燕对基金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希望:“作为基金会2016年第二个五年发展的开端,我希望基金会把重点放在学校的全面改革、“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上,不断巩固基础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学校各项事业服务;要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做好科技成果和知识成果的转移;借助校友资源,我们应该开发无限的情感支持,以实现多赢的结果。总之,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北京理工大学的‘爱’和‘义’,努力营造‘爱校’和‘荣校’的文化氛围,做好北京理工大学的爱心传递工作!”

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长期清理延河。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北京理工大学的责任和义务!涓涓细流,最后一条河,让爱在奉献中扬帆,让灵魂在助人中成长,让北京理工大学的“爱”和“义”在奉献中源远流长!

标题:北理工人的“情”与“义”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