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6字,读完约5分钟
“个人预期,整个利率自由化可能在第三季度完成。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压力仍然很大。这是一个方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来自互联网金融。压力。”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杰(601818,分享)(5.25,-0.14,-2.60%)昨日(6月25日)在中国光大银行海外金融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后接受《中国商业日报》(博客、微博)记者专访时表示。
李杰认为,目前国内的海外金融业务是工农大银行与中国建交,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世界的局面。光大银行(微博)主要依靠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在海外金融领域领先于同行。然而,银行能够匹配的海外金融服务的数量非常有限,服务的种类也有限。这个市场潜力巨大。
银行应该跨国经营
Nbd: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网络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正在加深。你认为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面临哪些压力?
李杰: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实离最后一步已经不远了。就个人而言,预计整个利率市场化将在第三季度完成,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压力仍然很大,这是一个方面。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比如阿里巴巴(微博)和支付宝(微博)等新兴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跨境竞争,这确实给银行带来了巨大压力。
首先,它表现在传播范围的缩小。在利率逐步放开的过程中,存款利率下降较少,贷款利率下降较多。与大银行相比,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优势不明显,融资成本较高。利差的缩小更加明显;第二是来自阿里巴巴等非银行公司的压力。这些公司已经在银行之前开展了跨境融资等业务,因此它们给银行服务质量和业务模式带来了压力;第三,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整体资产质量承受压力,但只是那些跨境互联网企业没有负担。
另一个压力来自最近活跃的资本市场,这往往对个人存款有很大影响。
面对上述压力,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应该如何转型升级?
李杰:正是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互联网新兴企业的压力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动力,银行开始提高服务质量和转型。
首先是观点和思维模式的改变。银行不能以传统方式经营个人业务,而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技术实现跨境合作;第二,随着商业模式的改变,银行的金融服务应该嵌入普通人的生活(603883,股份)(79.42,-2.93,-3.56%)和企业的生产中,因此它们不能独立运作,必须跨国经营;第三,盈利模式的改变不能再仅仅依靠利差来盈利。最初,银行依赖贷款,现在它们必须提供服务;第四,我们要创新突破传统做法,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在衣、食、住、行中寻找商机。
国外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Nbd:目前,商业银行通过两种渠道发展业务:线下光网点布局和网上直投布局。光大银行如何规划其零售业务?
李杰:就实体网点而言,自2013年以来,光大银行不会大幅增加网点。从2013年至今,已经建成了573家社区银行,新增的社区银行由于成本低、全vtm自助柜台和全视频服务符合监管标准,更加注重轻便、便捷和社区化。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建设中国光大银行的网络,它实际上已经在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
我们网上银行的指导思想是开放、合作、共赢。我们所谓的开放不是正式的开放。现在我们正在做“两个云”(云支付和云支付),无论我们是否在光大银行开户,我们都可以在这里办理“两个云”业务。这个开放平台的年用户交易量可达3000亿元。
Nbd:国内银行海外金融业务的发展状况如何?你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李杰:光大银行的海外融资起步较早,是在2005年。尽管在过去的10年里它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但最快的进展是在最近两年。网络思维和网络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去年,在中国出国的人数达到了1亿,但我们10年只为200万人服务。这个市场潜力巨大,但银行能提供的金融服务仍然有限,服务种类也有限。目前,我们有30多种服务,是业内最多的,但远远不够。
在存贷款业务上,小银行无法与大银行相比,但它们在海外金融业务上是齐头并进的。工农外交关系的建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世界上竞争激烈。在这个过程中,谁有特色谁就赢。
Nbd:海外金融业务给光大银行带来了什么变化?
李杰:银行不是福利机构。股东对我们有很高的要求,需要盈利。但对客户、银行和股东来说,利润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我们在海外金融方面做得很好,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光大银行也获得了很好的效益。在过去的10年里,光大银行服务了200万客户,管理的资产超过2000亿元,个人外汇交易近2700亿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光大银行整个零售部门的中间业务收入有50%来自海外金融,其带来的客户数量位居第二,仅次于财富管理。
标题:光大副行长李杰:银行承压更多来自互联网金融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