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1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3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主办、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财富管理论坛(2015)暨私人银行新书发布会——机构、产品与监管”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雷璐、银监会创新监管司司长王艳、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副行长陈金广以及金融研究机构、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和新书发布仪式。
中国是世界上富人增长最快的地区,私人银行发展迅速。然而,这种起源于16和17世纪欧洲的古老金融服务仅在中国出现了七八年。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定位什么样的服务内涵?我们怎么能不偏离私人银行业务以咨询为基础、以委托投资为支撑、以增值服务为补充的本质属性呢?国内民营银行起步较晚,还很无知,需要探讨和借鉴。
据了解,《私人银行业务-机构、产品与监管》一书历时一年零七个月,来自中国银监会、瑞银集团、瑞士朗高银行、花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恒生银行等多家机构的监管部门的资深专业人士参与了研究和编写。全书共300,000字,围绕组织、产品和服务、中后台和监管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民营银行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涵盖了近40部国内外与民营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许多商业实践案例。尤其是写作过程坚持“双线思维”,即每章内容由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撰写,确保内容既专业又实用。
参与编审的专家认为,该书的研究成果质量较高,具有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私人银行实务研究的最新前沿和方向,将为新时期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阳认为,民营银行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民营银行的个人客户,还包括客户背后的家族企业。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有利于金融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将与互联网金融紧密结合,让更多人享受私人银行服务。中国民营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高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全时间金融服务的能力。私人银行将成为金融服务的下一个高地。
作为本书的策划者之一,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表示,商业银行作为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主力军,在推动私人银行业务转型发展方面既有特殊优势,也有特殊责任。就优势而言,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大中型银行拥有众多的服务网络和广泛的客户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大中型银行普遍拥有银行、信托、基金、租赁等多种金融牌照,不仅有很多内部资源可以调动,而且整合各种外部资源的实力也更强。这为私人银行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责任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规模庞大,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发挥示范作用,推动私人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率先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当然,预计随着本书研究成果的传播,将进一步促进国内高净值个人正确财富观的建立、私人银行服务质量的提高、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兴业银行自2011年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务。目前,客户总数已超过1.8万,客户资产规模近2000亿元。积极理财产品、私人银行客户定制产品、代理产品、委托投资产品相继推出,为客户提供专属法律顾问、商务飞机俱乐部、知名论坛、海外教育管家等增值服务。最近,该公司与其子公司工业信托(Industrial Trust)推出了家族信托业务,首个专为高端客户量身定制的家族财富规划和管理计划也已登陆。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金广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未来,兴业银行的民营银行将进一步从产品驱动型向咨询驱动型转变,形成特色鲜明、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体系。(Zhongxin.com金融频道)
标题:社科院、兴业银行联合出书:《私人银行――机构、产品与监管》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