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9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90%的现有建筑消耗高能耗
节能改造区发展不平衡,北方规模大,南方“穿大衣”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据记者调查,北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达到较大规模,但南方仍是“零敲碎打”和“披着外衣”,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筹资困难、改造主体不清、改造方式不系统等问题。
结转:
这既重要又困难
据未来产业研究所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建筑面积超过500亿平方米,其中9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城市节能建筑在现有建筑面积中所占比例仅为23.1%。
贵州省建筑研究院总工程师陈宗强表示,如果室内舒适度相同,中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气候条件相同的发达国家的2到3倍。无论是资源和环境的现实压力,还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迫切需求,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对围护结构、空、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热水供应等耗能系统的综合节能改造。根据北方和南方不同的气候特点和能源消费形式,国家对北方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发布了实施意见、技术指南和资金奖励。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北方采暖地区将完成4亿多平方米供热计量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夏热冬冷地区将完成50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6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各省市也制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行动计划和“十二五”期间的改造任务。贵州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重点是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安徽省也把门窗改造作为十二五期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
记者在贵州、安徽、河北、吉林等地采访了解到,由于产权形式多样、结构形式复杂、改造标准不同、改造成本难以提高等诸多因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已成为节能工作的难点。
地区不平衡:南北“穿大衣”
据记者调查,各地都出台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但整体推进仍然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河北、吉林等北方采暖地区已进行大规模改革,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完成;贵州、安徽等夏热冬冷地区基本上仍处于试点阶段,零散、无规模,部分地区仍处于“文件”阶段。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十二五”期间,中国北方采暖地区已完成供热计量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7.5亿平方米,完全超过国务院规定的4亿平方米改造任务。2014年,改造任务计划为1.75亿平方米,完成99%。
记者在贵州、安徽、深圳等地采访了解到,目前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主要停留在少数大型公共建筑改造的试点阶段,在很多地方,主要采用简单的外墙加保温隔膜和涂料的“耐磨涂层”方法。
贵州省六盘水市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创新中心主任臧李超认为,“北强南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需要不同程度的节能改造。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供暖系统是居民日常供暖的迫切需要。在南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的改造来提高保温性能,降低residents'/きだよ/use.带来的能耗
“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地区,通常在夏季空调整和冬季使用电加热器。虽然电费用得多,但简单用是好的。”臧李超说:“没有需求,就没有动力。即使政府有足够的补贴,许多人也不愿意因为“可有可无”的转变而花费精力。
深圳建筑研究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余涵认为,与北方采暖地区相比,南方既有住宅建筑的节能太过外在。“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带来的经济性和生活舒适性难以量化,且回报周期长,大大降低了居民的认同感和节能改造的热情。"
多重困境:谁付钱,谁改变,以及如何改变
据记者调查,国家大力支持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资金、主体、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困难,急需解决“谁付费、谁改、怎么改”的问题。
首先,分散的产权和不明确的利益使得融资困难。《物权法》规定,现有建筑物的所有人享有修缮建筑物的权利,所有人负责筹集修缮资金。按照谁受益、谁改造的原则,由居民和政府承担改造任务,筹集改造资金。
目前,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约为每平方米200元。北方采暖地区节能改造基本上有省(市)级配套资金,部分地区县级也有配套资金。此外,中央财政补贴基本可以满足改造的需要。吉林省各级财政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而内蒙古基本上按110元补贴,辅之以“早期改革者赢得更多奖项”的政策。
据记者采访,目前南方没有多少省份安排专项配套资金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大部分仍依靠国家层面出台的激励措施,要求居民独立筹集相当比例的改造资金。
“商品房的产权是分散的,属于全体业主。房子公共部分的改造需要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通过2/3的“门槛”并不难。”贵州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院长万军表示,一些节能意识强的居民可能会主动更换节能门窗,但对于这些公共部位的墙体,他们无能为力。
第二,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不明确,“领导”也不明确。专家认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缺乏高效的运行机制,行政系统职责不清、分工不清、沟通不畅、行政效率低下。
节能改造涉及业主、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只有政府部门包括建设、规划、环保、财政、市政管理等部门。为了节约和利用资源,贵州、安徽等地将节能改造与旧城改造、危房改造相结合。
记者发现,目前,当地住房和建设部门基本上都有“墙体改造办公室”、“节能与科技”等相关部门来管理建筑节能改造。但是,由于人力和“水平”的不足,很难充分发挥整体管理的作用。
“从以前的建筑能耗计量到工程招投标,到具体的施工,到后期的运营和维护,都需要人来管理。在外墙上移动电话线可能需要与几个部门打招呼,而且很难协调。”西部住房和建筑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三是综合转化率低,亟待系统化。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2年1月发布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指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墙、屋顶、外门窗等维修结构的保温改造;供暖系统中分户热计量和房间温度控制的改造:热源(锅炉房或供热站)和供热管网的节能改造;它涉及建筑修缮、功能改善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节能改造。
据记者调查,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已完成的改造项目仍存在"碎片化",综合改造率较低。北方采暖地区主要集中在室内采暖系统的计量和温控改造,而南方大部分夏热冬冷的改造仍停留在简单的“穿大衣”阶段。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司长程告诉记者,2012年和2013年河北省的综合整治项目仅占当年整治总面积的22%左右。“由于综合改造比例低,改造完成后热计量收费没有同步实现,影响了节能改造的效果,有的甚至造成计量设备闲置和损坏。”
安徽省长城办公室主任杨全成认为,简单地“穿外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风险高,涂层易燃,容易分离;第二,形成的外绝缘只能达到20年左右的有效期,然后效果会下降。
标题:报告称我国既有建筑9成高耗能 南方仍是零敲碎打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