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67字,读完约7分钟

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进入所谓的“过剩经济”,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通过放开价格和激活市场竞争,也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政府不应该担心赔钱。虽然项目本身可能是亏损的,但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政府可以从增税等方面得到补偿。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随着价格改革的加快,消费者应该尽快成熟起来,提高法律意识。如果消费者能认真对待他们的权利,他们就能形成一个限制销售者的市场环境,生产者就不敢乱定价。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聚焦中国改革热点

本专栏由市社会科学协会联合主办

高端采访

新年伊始,由李克强总理发起的“硬核改革”率先启动。去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价格改革后,本月初公布了第一批价格改革的内容,放开了铁路、民航、农产品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表示,第二批和第三批将于稍后公布,包括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及电力和天然气价格改革。价格改革会带来什么影响?阻力是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张惠明。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正文/广州日报记者张张

广州日报:为什么国务院选择在这个时期推进价格改革,改革会带来什么影响?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张惠明: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灯。这些项目定价权的放开和市场化的推进与当前的整体环境密切相关。过去之所以要控制价格,是因为材料短缺,需求大,供给少,价格显然是由需求驱动的。但目前,中国已经开始进入所谓的“过剩经济”,具备了自由化的条件。在一些地区,供给超过需求,宏观经济也处于紧缩阶段。通过放开价格和激活市场竞争,也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价格放开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市场混乱,因为目前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新的定价方法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将最终走向平衡。当国务院宣布价格改革时,它显示了对市场化的信心。过去,我们试图放开价格,但只要市场有一点波动,我们就会退出,甚至后退一两步。但现在,第二、第三批价格改革相继启动,这是一个观念和信念的问题,显示出对改革的信心。因此,无论从内外部条件和决策者的观念来看,推进价格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价格改革激发了行业的活力

广州日报:在完成了这批价格改革之后,中国的农产品都告别了政府定价。对其他领域随后的价格改革有什么影响?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张惠明:目前农产品的价格都放开了,这只能说明过去政府规定的价格管制已经取消了。然而,随着价格的自由化,政府的行动和观念并不一定自由化,而且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目前,在一些政府领导的观念中,农产品仍然非常敏感和特殊,财政补贴变相干预的现象可能仍然存在。这表明,价格改革不仅仅是放开定价权,而且是将法律法规引入市场机制的形成。政府干预也要讲规则,不要“一视同仁”,要建立明确的价格稳定机制。日本为农产品设立了“价格保护区”,并有现成的计划在价格高或低时实施。在这方面,我们的政府还有很大的改进。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此外,价格自由化非常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现在,大量私人资本进入农业的趋势是明显的。目前,虽然我们的粮食自给没有问题,但农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仍然不够。社会资本进入后,也非常有利于带动产业发展。随着规模和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得到了保障。由此可见,价格改革可以成为激活行业推广的外部驱动力。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公共产品价格改革需要制度创新

广州日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未来将推进水电价格改革。这些价格一旦公布,会不会影响民生?在这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领域,如何在不增加居民支出的情况下改革价格以吸引投资者?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张惠明:已经有关于水和电的经济学的专门研究,完全放开竞争是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所涉及的管道成本太高,而且没有开放条件。首先,企业可能负担不起这么大的投资。第二,在一个城市里建两三套水管和电路是浪费和不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在我看来,我们可以将管道操作与产品和服务操作分开。一方面,管道铺设和维护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政府可以进行专门的监管,规定其利润率,而不是让其走向市场。另一方面,管道上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投标的形式进行营销。投标应该考察谁的服务质量好,谁的价格有优势。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引入市场竞争,避免政府全面控制导致的寻租欺诈。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推进铁路价格改革也是如此。目前,铁路全面亏损,私营企业绝对没有兴趣参与。只能说,铺设铁路应该由政府来做,但哪些车辆在铁路上行驶,哪些运输服务是可以利用的,可以让社会资本来竞争。政府不应该担心赔钱。虽然项目本身可能会亏损,但对产业结构调整会有积极的影响,政府可以从增税等方面得到补偿。但是,铁路本身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资本在现阶段很难进入。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商品定价需要宏观考虑

广州日报:价格改革仍在推进。你认为哪些领域最复杂和困难?

张惠明:目前,终端消费品的价格基本上是放开的,但是在产业链上游放开价格要复杂得多。例如,石油、铁矿石、煤炭和其他商品尚未完全自由化。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价格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科学管理还没有确定,不能就此罢休。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这些商品的价格涉及许多层面的问题。例如,中国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因此国内价格很容易受到澳大利亚或巴西铁矿石价格的影响。总的来说,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全球范围内,某些类别的定价优势不在我国手中。甚至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中国进口什么,价格都会上涨。这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些商品的市场定价机制,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作为消费者的定价。为了提高在国际范围内就商品定价发言的权利,这可能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涉及许多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问题。在不断提高海外话语权的同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在国内完成。例如,目前中国也依赖进口石油,但一方面,我们可以倡导节能和发展公共交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开发新能源技术。综上所述,对于这些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这并不是说它们可以放开,而是需要从宏观上进行更全面的考虑。

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防止无序定价

广州日报:价格改革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影响?

张惠明:价格改革是一个系统问题。首先,消费者应该配合改革。不要因为价格自由化后的暂时混乱而抱怨。我们必须知道,市场形成的价格的最终受益者必须是消费者,而消费者必须受益。过去,基于行政垄断和信息壁垒的不合理定价将被市场定价所取代,消费者应该对市场有充分的信心。其次,消费者也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我们的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购买高价位、低质量的商品,甚至假冒伪劣商品,都意味着“算了,下次最多不买”,但如果甲不买,乙可能还是会买。如果消费者能认真对待他们的权利,他们就能形成一个限制销售者的市场环境,生产者就不敢乱定价。第三,消费者协会应该主动改变职能,停止等待顾客上门。一方面,他们可以做一些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来唤醒和激励消费者。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媒体如此发达,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非常直观,但如果需要收集这些信息,消费者协会应该主动做这项工作。收集零散的信息,形成规模效应,发现共性问题,从而遏制非法经营。随着价格改革的加快,消费者应该尽快成熟起来,提高法律意识。

标题:评论:价格改革最终获益者是老百姓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