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上市公司实施“高交付和高转让”应该是股东的福利。然而,最近市场上一些不正常的“高交付和转移”行为引起了监管当局的注意。1月27日,被质疑的海润光伏(报价、询价)宣布回复交易所关于其高交割和股东减持的询证函,股价下跌8.63%。
记者了解到,之前一直亏损的海润光伏披露了从10家增加到20家的计划,在同一公告中,海润光伏提到了三家股东的减持计划,市场认为这是对大股东利用有利条件减持股份的怀疑。上海证券交易所立即向该公司发出监管询证函,要求其解释高交割和减持的逻辑。
根据常识,推出高交付计划的上市公司应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充足的资本公积金。然而,许多上市公司不符合相关条件。自2014年11月11日大富科技(报价、询价)首次宣布收到股东高转让提案以来,截至2015年1月10日,两市共有41家公司披露收到股东高转让提案,其中10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家公司发布年度业绩预降公告。
例如,金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报价、询价)建议从10日至14日发送6 1.5元,但从2014年1月至9月,归属于公司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近30%,而李诗琴(报价、询价)和新世界(报价、询价)甚至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本储备来增加。新世界在公告中提到,“如果出现增资不足的情况,增资比例将会降低。”
为什么你仍然坚持推出一个高交付和转让计划缺乏表现?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后,发现一些高交付方案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涉嫌操纵股价甚至内幕交易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伴随着大股东的减持计划。
去年11月26日,玉龙股份有限公司(报价、咨询)透露,已收到股东的高转让提议,相关股东立即利用股价持续上涨的机会,成功减持股份,并在两周内以明显高于公告前平均价格的价格套现4亿多元。
“高交付和转移”的概念由来已久。如果存在内幕交易,将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据悉,中国证监会还针对上市公司的高交割行为提出了逐笔检查内幕交易的要求,并从封信规范化、事后监管、内幕交易查证等方面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做法。,严格防范股价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交易所正在通过询价信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二级市场监管之间的联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询证函意在规范高转让行为:一方面,股东作为高转让计划的支持者,应在股东大会前披露是否有减持股份的计划;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披露股东提案前后6个月内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具体事件,同时应通过全面披露公司重大事件提醒中小投资者注意高交付和提前披露背后的动机。此外,交易所提醒投资者,上市公司的高交割行为应得到全面对待,不应盲目参与投机,谨防陷阱。
标题:“反常高送转”引广泛关注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