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3字,读完约3分钟
路透社网站4日引用了《经济日报》的社论,中央政府昨天宣布了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全文。“创新”一词贯穿其中,凸显出内地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终结,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进行转型。中央政府应该打破阻碍创新的壁垒,香港也应该提高创新能力,以免落后。
“十三五”规划不仅是2016年至2020年大陆发展的蓝图,也是习近平、李克强上台后首次制定的五年规划,充分展现了李熙的执政理念。最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全文中“创新”被提到70多次,超过2万字,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亮点。
李熙一再强调创新,是因为内地的发展正处於一个转折点,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旧发展道路已经终结,难以继续依赖。但是,新的发展势头没有跟上,要大力创新,寻找新的发展引擎,帮助经济上一个台阶,改善民生。
对中央政府来说,所谓的创新并不是互联网、科技领域最先进的位置,而是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引领全球创新。相反,根据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开拓新的领域,打破粗放型发展的旧模式,从依赖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移,如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plus,逐步掌握更多自主技术,赶上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水平。
要实现创新的目标,最大的障碍是大陆现有的制度。为了促进创新,关键之一是要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灵活的运作,但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被垄断市场的国有企业和紧随其后的政府官僚所阻碍;此外,创新环境需要创新人才的推动。然而,大陆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日益滋长,许多学者忙于争权夺利。例如,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涂有友,由于沟通不畅,在大陆被忽视了很长一段时间。它只是强调,虽然中央政府有一个创新的蓝图,但有必要大力消除旧习惯,创造一个有利于私营企业和创新人才的氛围,使它有望成功。
事实上,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侧重于创新,这不仅是对内地的考验,也是对香港的考验。因为香港已不能像过去一样,利用内地的广泛发展。香港在“十三五”计划中的新定位是参与国家的双向开放,因此香港也必须在创新方面取得成就,以保持其发展优势。
举例来说,香港在金融、贸易和专业服务方面的优势,是必须跟随国际市场的创新趋势,以维持最高的国际服务水平,使外资进入内地或国内资本走向国际时,无须再作选择;作为香港科技创新中较弱的一环,我们必须一步一步赶上内地,这样我们才能认识自己,互相了解,发挥超级联系的作用。
因此,“十三五”规划的启示是,内地和香港都要推动创新,打造新的发展引擎,使香港能够在内地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巩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
标题:香港《经济日报》社论:第十三个五年创新是关键环节,中国、香港和快速前进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