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3字,读完约7分钟
据业内人士称,此后,每月新股平均供应量可能会保持在30股以上,最高可达50股。截至今年年底,至少有近300家企业将获得ipo批准,最多有400多家企业将完成IPO。
与市场预期一致的是,4月2日晚,30家ipo获批公司如期抵达。作为2015年以来的第四批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与前三批明显不同。
在获得ipo批准的30家公司中,11家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19家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包括2家中小板,其余17家为创业板。
自2015年2月2日发行30只新股的批准文件以来,共有98家企业获得了新股发行的批准文件,其中1月20家、2月24家、3月24家,但4月份上升了一个数量级,多达30家。
"目前,内部新股发行审核的步伐正在适当加快."4月2日,一位接近监管层面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的内部原则是适度增加新股供应,而不对市场指数的稳步上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此后,每月新股平均供应量可能会保持在30股以上,最多可能达到50股。”不过,上述知情人士补充称,这一数量水平可能会在2个月内实现,目前的频率为1月1日至3轮。换句话说,在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批发行的新股数量将稳定在30只左右,但在两个月内可能会连续发行三批新股,两个月内发行的新股数量最多将达到100只。
显然,按照新股注册制度登陆的大致时间表,这种新股发行节奏将有助于在注册制度登陆前尽可能消化以往新股ipo的“库存”。
在注册系统推出之前,已有300多宗首次公开募股发行
近年来,对ipo“堰塞湖”的担忧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大心病。在2012年和2013年ipo停牌之后,缓解ipo“去库存化”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点。
2014年ipo重启后,在2014年发行100只新股的“承诺”实现后,进入2015年,解决新股发行问题更加紧迫,市场认为2015年是IPO发行改革的关键一年。
“对于ipo发行的安排,一方面要衡量市场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改革政策的实施时间表规划。这两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上述接近监管机构的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承认,目前a股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这为ipo发行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自2014年12月以来,监管部门已达成逐步加快ipo发行的协议,并将根据未来市场环境调整ipo发行速度。
根据以下可能的发行计划,每个批发银行的数量将保持在30家,从1月份的一批增加到2月份的三批,平均一个月的发行数量不超过50家,这意味着包括此次4月初发行的30家企业在内,至少有300家企业将在今年年底前获得ipo发行批准,最多有400多家企业将完成发行。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3月26日,中国证监会已接纳614家首批企业,其中43家通过会议,571家未通过。在没有出席会议的企业中,有333家企业通常在等待审理,238家企业暂停了审查。
显然,根据目前加快发行的进度,所有未通过会议的300家企业都有可能在注册制度出台前完成ipo发行。
从ipo发行进度加快的情况来看,审计委员会显然需要加快未开会企业的参会进度,以满足每月ipo发行的需要。
事实上,自3月中旬以来,独立选举委员会的首次公开募股审查速度已经提前加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统计,从3月中旬到现在,在这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创业板已经召开了12次ipo审核会议,有24家ipo公司出席会议,有20多家公司获得了初步批准。主板和中小板共召开了10次ipo审核会议,将对约18家公司进行试点,其中16家公司顺利通过会议。
根据公开信息,根据监管机构的惯例,主板市场有25名审计委员会成员,创业板市场有35名审计委员会成员。每个审计委员会有7名审计委员会成员组成一个审计小组。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ipo发行节奏过重的前提下,审计节奏也必须同时适应发行节奏。如果真的在两个月内达到近100只新股的发行规模,就意味着审计委员会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两个月内发行和审核近100只新股的压力。在加速审计的压力下,原审计委员会能否在保持审计数量的基础上保持审计质量?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ipo欺诈和欺诈发行的案例。
“在最近的审计中,ipo审计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自2014年年中重启首次公开发行(ipo)审计以来,审计重点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合规性上,公司经营的合法性并没有对公司的经营和行业做出实质性判断。审计标准的这一变化也可被视为向登记制度过渡的一种表现。”上述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部门事实登记制度最重要的变化是将监管重点向后转移,将以往严格的ipo预审控制转移到上市期间和上市后的监管,突出中介机构的作用和责任,强化事后问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内的本届任期将在几个月后到期,其中创业板将在8月份到期,而根据规定,主板和中小板的任期将在5月25日到期。
“这个审计委员会的确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后一个审计委员会。基于过渡期的一些特殊性和过渡性安排,这一任期的离任时间将推迟到证券法修改后。该法完成后,登记制度将正式启动,以充分完成其历史使命。”上述接近监管机构的内部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在此前的市场中,独立选举委员会已经被“推迟”。
新三板的扩张将有所突破
至于首次公开发行(ipo)登记制度的实施时间表,市场预期似乎没有太大争议。
登记制度的实施前提必须是《证券法》修正案提前生效。从目前《证券法》修订的进展情况来看,预计将于4月底进行第一次修订试点。
根据此次修订进展情况,如果不出意外,《证券法》的修订有望在10月份完成第三次审理并最终完成修订。因此,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实施注册制度是一件很有可能的事情,这与之前的市场预期暂时一致。
与ipo发行相关的改革路径和时间表已经逐渐清晰,作为相应的改革路径和时间表,也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新三板公司发行与转让机制的政策突破也面临着改革的机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随着ipo注册制度登陆时间窗口的临近,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规模也将加快,同样,新三板的上市规模在未来两年也将呈现爆炸式增长。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上市的三家董事会的数量为1,572家。
“为了繁荣多层次资本市场,我们将尽快建设一个新的大型三板交易市场。今年将有近3000家公司在新的第三板上市。到2016年,新的三板公司将达到6000多家。”上述知情人士向监管机构表示。
作为另一种新三板公司的重要功能,转让机制被许多公司视为曲线ipo的重要方式。随着注册制度的结束,新三板的转让制度会方便地推出吗?
“目前,新三板的转让制度正在研究之中,但这一制度的落地需要以a股ipo相关制度的改革为基础。”上述知情人士坦承,这意味着新三板的转让制度将在2016年年中注册制度实施后正式实施。
标题:知情人士称IPO发行每月或达50家 注册制前至少300家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