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5字,读完约3分钟
财新。(记者张瑶)北京是“主战场”。近年来,受“三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和光明的制约,该公司一直专注于在北京打造品牌,业绩提升乏力。2013年,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公司亏损超过1亿元。最初,人们认为前一年的巨额亏损为2014年的逆转积累了力量,但公司最终未能实现逆转,只能依靠补贴来避免“st”危机。
“逐年”一千万补贴
2013年,三元实现营业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约7%,但扣除后的净利润亏损为2.4亿元。这意味着,如果2014年亏损持续,该公司将是“st”。
然而,靠补贴为生的三元股份仍然抓住了补贴的“生命线”。2014年,公司收到各类政府补助资金5673.53万元。其中,有两笔金额较大:由于年产4万吨奶粉和25万吨液态奶的搬迁改造项目,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原获得补贴5000万元,计入公司营业外收入;此外,该公司的乳制品安全追溯系统项目获得了338万元的补贴。
正是凭借这些补贴收入,公司从“st”的边缘被拉了回来。几天前,三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盈利前公告,预测该公司2014年的业绩将扭亏为盈,净利润为4200万元至6200万元。
目前,三元股份募集约40亿元人民币的固定方案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的表现能出色吗?对此,公司的证券部和市场部都不愿意多说,但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补贴”日不仅仅是在2014年。2013年,三元获得政府各类补贴资金1252.96万元,其中2012年补贴资金2508.96万元,2011年补贴资金2918.81万元。“政府给予大量补贴以鼓励企业生存,但补贴不能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应该努力开发新产品,实现自力更生。”一位投资者建议。
被挤在“第二梯队”
公共证券报和财新网。com已经注意到,三元的股票并非没有“支付”,而且该公司每年也有大量的R&D费用。2011年至2013年,公司R&D费用分别为1402.17万元、1053.9万元和1136.63万元。
“与蒙牛、伊利和光明相比,三元的产品结构更加均衡,没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产品类别。三大品牌的维护费用相对较大,导致三元费用的被动支出。”一位长期关注该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三元的研发支出比例并不落后于伊利和光明,但R&D的低效率和新产品的推广使三元的产品优势不明显。
由于三原与“三大乳业巨头”仍有差距,只能挤进国内乳业的“第二梯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8月,三元与新华联控股组成财团,与新华联控股指定方参与了太子奶集团、太子奶生物、太子奶供销的破产重组,金额约为7亿元。但目前,牛奶王子可能只是“累赘”。根据2014年的数据,太子奶是三原亏损金额最高的子公司。数据显示,仅去年上半年,牛奶饮料“太子奶”的损失金额就达到1093.71万元,高于2013年同期的损失率。
“太子奶本身仍在调整,需求低迷,表现更差。”上述研究人员分析,三元液态奶的优势不明显,未来1-2年仍将主要在北京销售。
标题:三元股份难敌奶业三巨头 费用被动支出常年吃补贴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