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简单的家庭场景。相声演员在调试手机时摇着包。这是综艺节目《快乐喜剧》的“云记录”。根据网上商定的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拿起他们的手机,记录并上传他们的日常防疫活动。这是纪录片《剩余生命的一天》的“云记录”……“云创作”是文学艺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的创作和接受的界限,重构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和评价的过程。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文艺创作如何表达和提炼生活?线下文学艺术未来将如何发展?虽然交流是在云中,但“云的创造”总是攀附在生活的背后,作品的时效性和生命力得到更直接的展现。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从文学艺术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媒体如何迭代和升级,无论技术如何日新月异,文艺作品的表现对象或“主角”永远是生活。人类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实践以及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成长最终触动了人们,并得以传承。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如此。拓展观察现实的广度,充分表达生活的温度,记录精神的高度,是保持文艺作品生命力的关键。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寻找叙事的角度,用情感打动人,用小见大,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流行期间,视频日记成为“创造云”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云”故事大多记录了生活的细节,传达了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在雪夜,一个普通的服务员坚持社区卡点;在医院半夜两点钟,一名“95后”护士手写“忠诚报国”的防护服;在一个安静有序的城市里,坚持工作的快递兄弟和志愿者们不停地四处奔走...这些被面具覆盖的脸逐渐变得清晰。他们尽职尽责,在普通岗位上努力工作,在危机时刻勇于承担责任,点燃信心和希望,创造非凡的亮点。在抗疫这一主题下,鲜活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他们把人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亲近而产生共鸣,因真实而产生共鸣。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深入生活,向四面八方展示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共识。在武汉的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工地上进行的24小时“慢速直播”被称为一种新的纪录片模式。俯瞰的直播吸引了近1.2亿网民在评论区打卡,“武汉加油”响彻云霄。镜头中中国的速度凝聚了抗击疫情的力量和信心。在直播的屏幕之外,观众不仅是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和传播者。技术标准不再是创造的门槛。在全民联袂制作的抗疫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中,构图差的画面和聚焦差的镜头被记录到电影中,武汉人活跃生活的故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粗糙”的肌理也成为特定时期影像叙事的一部分,表现出“原生态”所记录的生命本质。近年来,电影《我不是毒品之神》、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纪录片《四泉映月》等作品都以不同的影像形式书写,构筑了一幅立体、多样的生命图景。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接受和传播文学艺术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心灵交流的过程。如何把握创作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往往决定了故事能否打动人。没有细节,人物就会概念化。如果不加修饰,这个故事就变成了流水记录。只有准确捕捉时代洪流中的细小波浪,在汹涌澎湃的风潮中与新的创作理念碰撞,我们才能用普通人的故事打动更多的普通观众。创作不仅是现实的反映,更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审美创造和精神引导。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作家路遥曾经说过,生活总是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梦想变成了现实。当人们在媒体时代重温这句话时,人们仍然会有共鸣。是的,再多的高超技术也无法取代生活的真实角落,再多令人震惊的视觉奇观也无法触及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和真实的感受。只有深深拥抱生活,作品才能永远保持新鲜的生命力。(王伟)

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人民日报》(2020年4月9日,第20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拥抱生活可以让它永远活着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