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6字,读完约4分钟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为了探索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CPPCC国家委员会近日在京召开了“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咨询会议。委员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建议。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会前,全国政协文化、文化、历史、学术委员会“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研究组赴内蒙古、湖北部分市、县、村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实地考察,委员会成员形成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协商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农民想要什么样的文化?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从“有”到“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初步实现了“有场地、有设施、有人员、有资金、有活动、有特色”的目标,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主要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出现了新的需求。新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正从“有无”向“有无”转变。面对新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还存在一些不足,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错位。只有准确把握这些需求,公共文化服务的“洪水灌溉”才能转变为“精确滴灌”。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

“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真的得到满足了吗?我们总是说‘发送文化’和‘某种文化’。这意味着村民本身没有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认为,文化不仅是文学艺术,也是娱乐,文化也是生活的艺术,不可能简单地将城市的文化内容复制粘贴到农村。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大多数委员认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的供给也应该建立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真实需求的基础上,然后思考如何增加相应的文化供给,从而达到“供需平衡、文化宁静”的效果。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文化立场的面貌在变化,文化工作的思维在变化,文化引导着民俗的变化。”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雷在乡镇文化站工作38年,认为要活跃农村文化活动,必须树立“开发地方资源,开放文化”的思想。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有2.22亿农村网民,农村老人玩颤音和阿姨购物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迫切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数字文化服务。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主席吴尚志对此深受感动。在调查中,他发现目前我国农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发展相适应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已建立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或项目文化产品不丰富,质量有待提高;地区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各部门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对此,吴尚志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内容控制、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文化资源,实现“上下开放、互通互联”,让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培养地方文化人才

供求失衡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难题。对此,许多委员认为有必要培养本土文化人才。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要实现文化人才的多元化,就必须改变单纯依靠体制内的人来管理文化的观念。”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丁梅说,农村基层文化机构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薄弱等问题普遍存在,仅靠增加人员和投资难以支撑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在农村地区,有大量的非基因遗传者、文学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他们在农村出生和长大,非常熟悉农村文化。要充分利用体制外的这部分人才资源,采取“政策补贴+志愿服务”的形式,实现文化服务和管理人才的本土化。”丁梅说。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在基层文化人才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天标村党支部书记杨建议通过招募文化志愿者或政府购买劳务派遣服务来丰富基层文化人才;协助培养地方文化人才和农村文化人才,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最佳利用。(杜洁芳)

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编辑:张洋

标题:如何“精确滴灌”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