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46字,读完约8分钟
端午节前,传闻已久的南北船合并引发了关于中央企业重组的讨论热潮。
随着中国重工因“有待披露的重大问题”而暂停交易,市场对南北船复制南北车的猜测越来越感兴趣。尽管在宣布停牌几天后,中国重工发布了一份特别公告,解释停牌不是因为合并,而是为了与母公司CSIC整合部分资产,但这仍然没有挫伤南北船合并的预期。
从去年开始,在过去的一年里,南北汽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南北船舶、三大航空公司、石化双雄、宝钢WISCO等央企的合并消息满天飞。随着南北车合并前后股价从五六元涨到三十多元,资本市场也掀起了中央企业重组和兼并的概念。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国家对中央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大,中央企业的绩效也逐渐提高。尚不清楚中央企业的合并将对市场、消费者和中央企业员工产生何种影响。
中央企业变得“更大”了,他们的利益也开始腾飞
自2003年以来,随着“更大”的需求和SASAC对中央企业竞争力的期望,一些行业进行了兼并重组。此后,中央企业的日子开始“滋润”。
2000年,刘欣(化名)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石油西北的一个油田工作,从最艰难的油井作业开始。
2004年和2005年,油田开始扭亏为盈。刘欣记得,当时生活设施和矿区的投资明显改善,“以前都是破破烂烂的”,当然个人收入也增加了。
刘欣的经历与上个世纪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步调一致。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许多计划经济部门开始分化,包括石油、通信、民航、航天、邮电、铁路等。
2003年后,由于“更大”的需求和当年成立的SASAC对中央企业竞争力的期望,一些分割的行业出于不同原因进行了合并和重组,从多强变成了寡头甚至垄断。也就是说,在那之后,中央企业的日子开始滋润。
多年来一直跟踪报道国有企业的老记者向记者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很多国有企业的效益都很差,可以说不可能很快被发现。然而,近十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实施,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的效益也迅速提高。
记者不久前参观了中石油的子公司宝鸡钢管。由于西气东输等国家大规模战略的需要,公司钢管产量从2004年的37.6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184.2万吨,约为2004年的5倍。销售收入也从2004年的12.2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5.51亿元,几乎是十年前的十倍。
随着中央企业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的内心更加稳定,即使出现减薪、反腐等重大变化,也没有大规模的离职潮。
刘欣告诉记者,在中石油a股上市(2007年正式上市)前几年,石油被分成两部分,原来的70%属于非上市部分,另外30%属于上市部分。他的职位属于前一个,只有原来工资的70%,没有奖金。尽管如此,没有人离开。此外,许多石油工人的配偶都在石油系统中,老石油工人会让他们的孩子在他们奉献了青春的地方工作。
“现在很难找到工作。在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地方,你必须租一套月薪几千元的房子,而且吃住也很麻烦。那些习惯了在学校里过日子的孩子出来后会很辛苦。”刘欣告诉记者,这个想法也是很多石油员工的想法。“国有企业的工作是比较稳定的,而且是有保证能上班的。我没有听说过有从石油转向私营企业,也没有人在最困难的时候离开。”
从大到强,都有合并的传言
虽然除了已完成的“南北车”和“国电投资”外,其他央企都没有承认并购重组的相关事宜。不过,市场一直看好央企的合并。
今年第一季度,中央组织部突然宣布,将更换两个造船中心企业“南北船”的领导层。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俗称“南船”)董事长胡问鸣被调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俗称“北船”)担任新成立的董事会主席。原CSIC市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强调任CSIC董事长、党委书记。
虽然双方都否认这意味着后来的合并,但之前有一个“传言-无回应-转发-否认-暂停-确认合并”的过程,这让市场更加期待。
在端午节前一周,中国重工因“重大问题有待披露”而暂停交易。虽然几天后,中国重工业特别宣布,暂停交易不是一个重大的资产重组,它不能熄灭外部世界的追求。在资本市场,中国重工的股价从年初传言的8元涨到停牌前的20元,中国船舶从年初的30元涨到56元。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很受欢迎。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关于中央企业整合的传闻和实际进展大规模发生。据《新京报》记者报道,自南北汽车合并以来,在目前剩下的不到110家央企中,至少有20家央企传言要被合并。
尽管除了中国CRRC(北车)和中国电力投资公司(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和中国核电公司)以外,没有其他中央企业公开承认合并和重组,但市场已经对合并持乐观态度。
关注央企改革多年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进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央企重组浪潮才刚刚开始,很多兼并正在酝酿之中,尤其是央企分类改革细则尚未出台。引进后,中央企业将进入拆分、分类和重组阶段,更多的并购计划将出现。在未来五到七年内,中央企业的数量可能会从现在的100多家减少到30到50家。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董事关庆友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本轮整合中的立场也非常明确,“推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这意味着目前中央政府对“强强联合”的重视程度最高。
关庆友认为,目前中国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必须通过出口和产能输出来解决。在国际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只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才能快速增长。从短期来看,强联盟可以避免内部恶性竞争,打造民族品牌,其中“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哪些中央企业可能成为下一场“强大联盟”盛宴的主角?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产业集中度低、核心竞争力与大型国际企业存在一定差距、恶性竞争或产能严重过剩的外向型产业,很可能会进行重组和整合。建材、水泥、钢铁、煤炭、航运、造船、军工等行业有可能被列入中央企业兼并名单,以加强联盟、出口产能和参与全球竞争。
“好日子”会持续吗?
面对从“大”到“强”的目标,专家认为,一些产能过剩的央企可能面临裁员增效的选择。
虽然过了十几年好日子的中央企业最近受到了世界更多的关注,但未来可能不会那么容易。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进告诉记者,中央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是一个强大的联盟,在提高核心竞争力后,收益也会增加。但是为了提高效率,强者也需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为消除产能过剩,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中央企业将面临更加困难的时期,一些下属企业和个人也将面临被裁员和分流的痛苦过程。虽然这一切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但从长远来看,几乎每个中央企业都将面临裁员和提高效率的选择。
李进认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国”与“民”在同一舞台上的公平竞争趋势,大多数中央企业将不再安心。
此外,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从未停止质疑合并后的中央企业的“垄断”。其中,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刘胜军认为,目前炙手可热的央企合并可能会逆转改革。
刘胜军告诉记者,原中央政府要求抓大放小,导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超大型企业。中央企业目前的成就更多是由于过去十年的经济起飞、垄断优势和政策资源。
“中央企业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改革会受到利益的干扰,造成停顿甚至逆转局面。例如,国家曾要求国有企业退出房地产等竞争性行业,但国有企业没有服从。开始时,据说企业取消了领导的行政级别,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做。”刘胜军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后,重心被中央企业的兼并所取代。“合并不是改革,”刘胜军告诉《新京报》记者。正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所说,打破垄断,打破政企分开,全面市场化是改革的真正方向。
但是,无论国家怎么决定,中央企业怎么整合,刘欣都不打算离开石油系统。
“与中石化合并的消息也已经听说了,但大家都不知道。合并将继续,合并将继续。”在刘欣看来,一万元或二万元的月薪并不等于几千元的国企工资,因为从祖父母到父母,所有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可靠、稳定和预期”是他对自己系统的认知。
但对于改革,刘欣承认他也很担心。“如果私人‘资本家’进入国有企业,谁是我们的老板?”刘欣觉得自己是在为国家工作,所以放心。然而,如果你为资本家工作,就不能保证稳定。我怕“赌青春,赌铁饭碗,赌玻璃饭碗。”
标题:央企合并潮起 市场寻找新“中国神车”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