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23字,读完约10分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上周发布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经济增长率稳步下降至7%。7%的增长率会是今年最低的吗?今年能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吗?“中国的通货紧缩”理论有效吗?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趋同期”,如何顺利度过?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未来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的力度吗?中国经济网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采访者:
国家统计局信息气候中心副主任潘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中国经济网: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刚刚发布。7%的增长率是最低点吗?今年能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吗?
泛程健:7%仍在正常范围内。由于经济波动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很难预测它是否是最低点,但全年的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支持经济增长的力量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可能每个季度都会波动。我们还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我们可以根据经济波动随时采用相应的工具。我们有信心完全保证7%左右的目标。
事实上,通常的工具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空可能会进一步减税,包括调整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等。就货币政策而言,必要时也可以在数量或价格方面适当放松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一些改革来刺激经济增长。例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增加普通人的收入,促进消费增长。也可以有一系列的方式来引导消费升级,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当然,权力下放可以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大众创业和创新,并改变增长势头。
事实上,还有很多工具,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关键是看经济是否还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在目前还是正常的。
李迅雷:现在经济增长率不是最低点,但应该是近年来的最低点。我们看到gdp平减指数是负的,这发生在1998年和2009年,现在是第三次了。它发生在1998年,原因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发生在2009年,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这一次,它没有发生外部危机,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通缩状态,这表明经济尚未见底。
随着政策的强化,下半年经济可能会回升,7%左右的年度目标仍可实现,但有一个前提是,必须加大政策宽松力度,因为第二季度经济有可能“突破7”。
中国经济网:新年伊始,“中国通货紧缩”的理论层出不穷。中国正处于通货紧缩之中,如何应对通货紧缩风险?
李迅雷:它应该处于通货紧缩的临界点。我们正在谈论工业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ppi,另一个是cpi,两者现在都是负数。负面情况发生在2000年左右。现在,应该说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紧缩是非常明显的。
潘程健:我认为中国没有通货紧缩。这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首先,通货紧缩是价格的持续和全面下降。事实上,目前只有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格在下降,而消费价格没有下降,但仍在逐年上升。即使生产者价格继续下跌,部分原因是国际大宗产品价格继续下跌,因此通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其次,通货紧缩是指其背后的经济收缩,这只是一种表象,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经济背后的收缩甚至衰退。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约为7%,仍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而且远未衰退。可以说,日本和欧洲已经撤退,因为它们的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边缘。一些季度确实出现了衰退和负增长,但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他们的失业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欧洲,而且中国的基本就业形势非常稳定,所以我认为中国没有出现通货紧缩,我也不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货紧缩的风险会如此之大。当然,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适度而灵活的监管,尤其是在货币政策方面。
中国经济网:李克强总理首次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搭桥时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过渡时期”?
潘:“趋同期”的主要含义是经济增长正在转型,转型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增长势头的转变。事实上,权力的转变是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传统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和投资。大规模资本投资,这样的驱动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目前,传统因素的驱动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在资源消耗大的行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二是为了节能减排。因此,这种转变目前还很明显,但当这种动力存在时,就需要一定的动力补偿,即创新动力的补偿。以互联网internet plus)为代表的一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不足以支撑传统要素力量衰减的压力。因此,柯强总理提到,衔接时期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新的力量正在形成,但还不是很强。传统的力量正在消退,速度仍然相对较快。
此时,我们首先需要耐心。因为这个过程必须经过,很难改变过去几年广泛积累的模式。扭转惯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耐心。同时,我们也应该有信心和决心。我们应该看到,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还有很多。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坚决实施改革,从根本上实现权力的转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双引擎”。当当前的创新动力不足以支撑传统力量衰减所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时,即当一个引擎不够强大时,此时需要另一个引擎来特别努力,这就是公共项目投资。目前,这种发动机运转良好,基础设施投资一直在快速增长,但可能有必要使这种发动机工作得更有力。更强的动力需要解决资金问题,而政府资金现在供不应求,尤其是地方政府。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地方政府自有资金有负债的风险,加上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资金受到更多的约束。
此时,如何让民间资本在促进公共项目投资增长中发挥作用,需要尽快推广和落地ppp模式。自从去年年底提出ppp模式以来,已经在过去的四五个月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关键是如何尽快推广这一经验。我认为迫切需要尽快解决制约ppp模式落地的因素和困难。事实上,私人资本是丰富的。最近,非常活跃的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私人资本的丰富。关键是私人资本经常不知道去哪里。事实上,在公共项目投资中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资金不足,所以目前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李迅雷:一个简单的理解是,旧经济已经衰退,新经济已经出现,但是新经济并没有完全取代旧经济。新经济包括互联网增值、节能环保、医疗保健、健康和新能源等产业。这些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旧经济相比,这些行业的附加值仍然相对较小,这需要一个增长过程。
有两种方法可以度过“过渡时期”。首先,不要过于关注国内生产总值,加大调整力度。二是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保持国内生产总值适度增长,刺激房地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增长仍能稳定在7%左右。这在短期内可以稳定下来,但债务水平将继续上升,去杠杆化结构可能会放缓。目前,后一种选择是增加投资,以弥补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
中国经济网:一季度进出口数据不太乐观,会不会拖累一季度gdp增长,二季度会不会有所改善?
李迅雷:从盈余的角度来看,应该影响不大。然而,出口数据的下降趋势相当明显。一方面,这表明全球经济的外部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升值,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持续升值,对华出口优势不明显。
第二季度,出口形势很难得到根本改善。首先,欧洲经济仍处于通缩阶段,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也出现放缓迹象,因此美国加息的预期必须推迟。在这种情况下,出口不容乐观。如果人民币贬值,也会导致外汇外流。但是,如果人民币不贬值,经济稳定,也不利于我们的出口。
潘:出口确实存在波动,反映了国际经济复苏的波折,金融危机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判断非常正确,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我们不能看第一季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支出方法的角度来看,衡量出口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净出口,即进口。事实上,第一季度有盈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无法说它对中国第一季度的增长有多大影响,但一个更复杂的因素是出口减弱,这将影响中国的工业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将对整个经济的未来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还是要想办法保证出口的稳定增长。
我们有一些应对措施,比如保持出口退税的稳定增长,提升出口企业的出口实力。第二,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稳定大家的预期,这对出口是有利的。第三,可以鼓励企业走出去,走出去带动出口,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后,我相信中国企业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然后通过外资带动中国产品的出口。这个方向会更清晰。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走向世界。
很难说第二季度进出口数据是否会改善。出口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还取决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因此,目前美国经济仍在稳步复苏,这是一个好现象,欧洲经济也显示出稳定的迹象,所以如果没有意外,第二季度可能会好一些,但全球经济真的不明朗。
中国经济网:新一轮房地产市场政策在提振经济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果新一轮新政效果不太理想,在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是否有必要增持未来楼市调控政策?
潘:首先,新的房地产政策稳定了大家的信心和预期,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进行的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这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出台后,人们对房价的预期更加稳定,下行预期有所放缓和缩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房地产的调整也是经济规律,即由供求格局变化带来的市场调整,我们应该积极看待这一调整。在过去,房价的过度上涨是一个主要矛盾,在过去,它主动调节房价。现在,在市场的影响下,这种调整自然就产生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们过去想要调整的目标。我们应该积极看待这个问题。
此外,我们应该对当前的调整保持耐心,因为这是市场规律,需要一些时间。也有必要阐明新政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这是为了鼓励自营职业和改善住房需求,而不是鼓励投资和投机需求。这个临界点应该把握好。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再次刺激投资或投机泡沫将适得其反。
李迅雷:我认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城市化的力度。经济好不好,房地产是关键。没有哪个行业能取代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房地产繁荣对旧经济有支撑作用,在钢铁、有色金属、家具和家电等行业仍能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增加对房地产的支持,也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利率和降低成本。(中国经济网记者马)
标题:专家谈中国经济“衔接期”:投资力度不能减弱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