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6字,读完约6分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扩大教育、文化和体育消费,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2015年,从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规划的正式公布,到北京冬奥会申办委员会积极申办2022年冬奥会...体育领域的一件大事为体育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居民消费升级转型的背景下,体育消费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体育社会化促进消费需求
跑步是一项普通的运动:你可以穿着跑鞋和运动服自由来去。然而,来自北京的跑步者于亮用实际行动告诉记者——如今,如果你想跑得好,你必须花很多钱。
每次外出运动前,于亮都必须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头上戴着发带,手上戴着腕带,穿上专业的慢跑服和运动鞋,左肩袖口上系着一部新的智能手机,下载运动应用,右手戴着光电心率gps仪。"仅这个设备的成本就超过5000元."于亮说道。
应用、运动装备、智能手环……随着朋友圈等新的社会和健康生活思维的兴起,社交体育应用受到用户和市场的青睐。随着对网上跑步的重新定义,商家捕捉到了社会时代用户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借助社交平台和微信朋友圈推出了一系列的跑步体验产品和应用。
在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刚刚结束短途旅行归来的于亮迫不及待地在微信圈子里分享了这次旅行的“行走”结果:借助一个名为“微信体育”的公共号码,他手机里的健康数据可以绑定到微信账户上,推着自己的脚步,还可以联系微信圈子里的好友pk。
“过去,跑步可能只是为了健身,但现在,跑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一种与朋友交流的新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一点钱让这项运动更专业是理所当然的。”于亮说道。
运行趋势正在为相关品牌创造商机。当记者在苹果商店随机搜索关键词“体育”时,他发现了2000多个应用程序;在中国一个著名的交易平台上搜索“智能手镯”,将会带来多达6万条商品信息,价格从几百元到近1万元不等。
体育与健康应用“乐动力”团队成员王祖山透露,进入春季后,“乐动力”的日常活跃用户呈现出双重上升趋势。他认为,随着喜欢运动的人群的迅速扩大,用户在锻炼的同时,会通过交流和分享来提高自己的运动素质和选择运动环境。意识的根本转变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消费需求和体验。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宪鹏表示,扩大体育消费的重要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养成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习惯。因此,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这是扩大体育消费的重要前提。
体育消费趋于个性化和专业化
一双小运动鞋可以反映大众在体育用品消费上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倾向。在过去,你可以通过买一双运动鞋来“吃掉”大多数运动。现在,你跑步时需要穿跑鞋,打网球时需要穿网球鞋,打乒乓球时需要穿乒乓球专用鞋,爬山时需要穿登山鞋...随着日益个性化,大众体育消费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消费者对科技含量更高、个性更鲜明的体育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近年来,在环湖赛和环岛赛中有许多业余车手。他们在设备上的投资通常是有价值的。来自厦门的自行车爱好者杨莉(音译)告诉记者,他已经花了1万多元买了一辆自己喜欢的车,但他觉得花得值。
宏远时代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篮球教练杨敏告诉记者:“10年前,北京一个家庭平均每年的体育消费支出在300元左右,现在这个数字接近1万元。”
“公民的体育消费能力逐年增加。“在北京经营羽毛球品牌店超过10年的孙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很少有普通市民来店里买专业球拍,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几十美元的便宜货。”如今,即使是刚学过羽毛球的初学者也想在店里选一个好球拍。”全碳框架,特制球拍线,吸汗防滑手胶...追求舒适和专业逐渐成为情侣们新的消费标准。"
与体育用品的消费一样,体育服务业也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消费趋势,从“购买商品”到“购买培训”。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体育训练市场不断扩大,网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等训练机构日益繁荣。杨敏透露,由于培训业务不断增加,公司计划今年再引进30名篮球教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倡绿色消费,而体育消费是最好的绿色消费。”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之良表示,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将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重要载体。
空的消费结构仍有很大调整
cba总决赛刚刚结束,让很多篮球迷回味无穷。在四月的清明节期间,超级联赛的上座率也很高。在北京国安队与上海绿地申花的“京沪大战”中,据统计,共有47052人前往北京体育学院观看比赛。越来越多的球迷和观众开始认可一些国内主流赛事,如超级联赛和cba。
然而,尽管体育服务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中国体育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流仍是“卖产品”。“销售服务和销售体验”的成熟市场尚未真正形成。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其在体育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应达到60%-70%。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体育用品及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占整个体育产业的近80%,而包括赛事运营、体育媒体、健身休闲、场馆服务在内的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
根据最近发布的《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13年江苏省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626.11亿元,占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06%。这是我省体育产业比重首次突破1。就具体行业而言,江苏省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2012年仅占10.5%。
对此,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闫认为,要着力提高体育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完善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产业集群,扩大市场供给,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快体育服务业发展。
卞之良认为,要促进体育服务消费,仅靠政府投资刺激和建设新场馆是远远不够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市场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必然要求刺激和促进体育消费,涉及全民健身和公共体育服务。”颜对说道。
标题:体育产业渐入“掘金时代” 运动社交催生消费需求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