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32字,读完约14分钟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回太华,雨过中条 树的颜色如山,河水的声音远离大海 帝乡明天到达,犹太人梦想渔樵 “唐代徐泥的这首诗,写在潼关,在风陵渡过对岸 大致描绘了太华、中条、河声、帝乡、风陵渡的山河形胜 风陵渡,三省要冲,三河来汇,重关要津,千古名渡 南接中原,与河南眺望,西在关中,与秦省毗邻。 天然是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区的边界 长期以来,风陵渡一直是河运码头,承担着信息表达秦晋豫三省交通的功能,是重要的关口,也被称为风陵关、风陵津。 黄帝传说般的古老渡口,看到了很多衰退和荣耀,看到了很多起和落,看到了很多战和和,黄河水看到了意外的身影,轻轻地拍打着堤坝,完善了整流,完善了整流,完善了过去。 ▲山西芮城,黄河风陵渡转弯 摄影/薛俊山川造化黄河从内蒙古托克县河口町进入中游,东流河水反转南下进入晋陕峡 以前,地理区分从托克托县河口町到风陵渡以北和南的河段称为“黄河北干流”。 风陵渡位于黄河从北向南行进的最南端,南流黄河水在这里最后回首往北,东折进入晋豫峡,过三门峡,是小浪底,广阔的中原大地。 黄河的干流以风陵渡结束,或者黄河是风陵渡折断头向东。 这是晋省和秦地两大山脉“共谋”的产物 山西一侧,吕梁山在内蒙古把东流河水往南引,出龙门向南前进168公里,山西南部的大山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这就是中条山。 在中条山的东北迎来太行、太岳山,在风陵渡停下脚步 陕西方面,秦岭山系从西向东,在中条山和河边打招呼擦肩而过,向东持续了一段时间。 两山相遇,阻断了通向黄河南边的路,只能折断头向东走,进入了苍莽的晋豫峡谷。 但是,两山相遇还不足以达成风陵渡 为什么黄干流行会达到龙门,河床从400米急剧扩大到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宽,流经山西侧的河津、万荣、临活、永济、芮城5县,是古河东盆地的心腹 河床突然变宽,主要河流摇晃,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河流奇观 从龙门到风陵渡、潼关的黄河全长132.5公里,被称为“黄河小北干流” 黄河进入此,落差相对小,适合渡口的地方很多,从龙门下车,山西侧禹门渡、葫芦滩渡、汾阴渡、西头渡、南赵渡、安昌渡、蒲津渡、潘西渡、原上渡、杨范渡、王范渡、浪店渡、挟马口渡、黄 其实落差也无处不在。 否则,就不会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带来的许多福利和数不清的水灾。 这些大小渡口或码头基本上遵循黄河渡口形成的重要地理大体。 也就是说,大部分渡口都位于一次支流与黄河汇合的地方 黄河进入中游,上下游落差达800多米,主河道大水汹涌,激流滔滔,还有落差28米的壶口瀑布,黄河中游河段的航运要分几段连续连接。 幸运的是,中游两岸引进了大小70多个一级支流,夹在支流之间的泥沙和巨石抬起河床,因此一级支流与主河道汇合的地方,倾斜插入主河道,与主河道大致垂直交叉,河床高高升起,激流暂时停滞 黄河的小北干流段,一次支流从数量上考虑,比龙门以上的北干流少得多 少并不意味着少。 黄河的两个重要支流,一个汾河,一条渭河,都在小北干流与黄河汇合 比起黄河,汾水、渭水是小水,但汾育晋省、渭养关中、春秋、战国、两汉、秦晋几千年的荣衰有两条河不明确的瓜葛,水流量和承载的历史都不是大河! 小北干流段除汾河、渭河外,还有北洛河、泸水、涑水几条河合流,各河的导入处都有大渡口 ▲四方大山大河、“风陵渡”扼住三省要塞 制图/paprika风陵渡位于黄河东折角 小北干流前进了100多公里,河床都是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宽,到了东折角,左岸的风陵渡就像在和右岸的古潼关像商量一样,河流突然收敛,收敛了 黄河已经容纳汾河、泸水、浼水,身体巨大,河道收敛,黄河固有脾气无论如何长见,主河道复杂激流汹涌,波涛汹涌 你的潼关盯着中原,原谅是你风陵渡的关键三省,似乎决不可能让船留宿。 但是,风陵渡不巧不着急,很温柔 小北干流的叙述到了尽头,最后达到了高潮 这时,风陵渡下游对岸的潼关南原,渭河前进千里浩浩荡荡地流淌着。 进入渭河中,收入包括泾河在内的大小十几条支流,进入潼关后,手握北洛河向黄河的母水奔去,即所谓的“三河相遇” 渭河,这条黄河最大的支流,每年为黄河贡献5.8亿吨泥沙,风陵渡河道因此被提升到壅高,落差减少,水情平静,正好设置渡口。 但是,在河东,比风陵渡的经济和战术地位更重要的渡口,比如风陵渡上游20公里多的地方的蒲津渡,这里出土的唐代大铁牛,宣扬了这个著名渡口曾经的光辉,地成为东京都,保护西京,需要蒲津 但是它很快就会衰退 除了历史理由,地理理由也很重要。 从明代开始,黄河徘徊,摆动幅度越来越大,接近蒲州城,聚酯流向朝邑县,溪谷越来越宽,沙州多,蒲津桥不时被冲走,蒲津渡努力维持天下第一要津的地位,但实际上渡 在这种情况下,汉魏之际被称为河北小渡的风陵渡,无论是战术地位,还是情报表现秦晋的功能地位,之所以继续培强,是因为河岸比较固定,可以永久固定。 风陵渡地位提高的另一个理由是对岸的潼关 潼关是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当然是有必要设置关防的意思 但是,几千年来,渡口功能没有表现出其重要性 汉代初建潼关城是因为黄河逼近南岸,所以只能建在秦岭脚下的高墙上,后来一步一步地转移到河滩上 但是渡口和码头一直设在风陵渡 风陵渡河岸很稳定,但河滩上的潼关城很害怕 20世纪50年代初,风陵渡河岸的凤凰坍塌,大体积土石瞬间堵住了河道,黄河水直接流入潼关城 民间有谚语。 凤凰喷嘴崩溃了。 在潼关大街捡鱼啊。 潼关是渡口,但没有形成太大的码头 渡口和码头可以是一个,但是是另一个 山川地理布局如此巧妙,有着和华夏民族一样古老的历史名渡 ▲风陵渡是很多渡口的枢纽 制图/paprika老渡沧桑风陵渡旧了,有多老? 风陵是指风墓的密封 也称为传说、风、风后,是古代黄帝的丞相 关于风后这个身体,在《淮南子》《史记》中也有记载,有各种传说,历代演义已经是神仙一级的人物了 演义神话,大致简化 那一年,黄帝与蚩尤战斗,蚩尤是战神一级人物,结果黄帝三战三败,最后蚩尤兴雾,黄帝大军被困在黄雾中。 这时大臣风后发明了指南车,帮助黄帝军辨别方向,战胜了蚩尤 风后死,黄帝嘉做其工作,筑陵埋葬 叫做风陵 风陵渡也是以此命名的 作家韩振远整理乡邦文献不遗余力,他告诉我。 根据综合史籍,黄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之间的战争被称为“涿鹿之战”,涿鹿现在在运城市盐池的边缘 运城盐池,在上古、近古中国,关系到国族的生存和命运,直到宋、金时期,盐池依然是敌对双方的战术争夺目标 难怪古代的部落发动了这样的战争 盐池里起雾是常态,不是任何办法 南车的发明,极其重要 2004年访问风陵渡,寻找风陵的所在地,但古风陵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次被破坏、整修,具体的位置成为了问题 韩振远也有心,当年一起探讨未果,然后去了好几次,终于实行了,风陵的正确位置在离风陵渡铁路桥很远的西王村。 风陵站在黄河岸边,仰望天庐,俯视雪浪,对岸的潼关古关似乎触手可及。 探索风陵的正确位置还在继续,脚下的这个西王村可能比风陵的传说还要古老 196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业者访问西王村,在村南台地发掘了73天,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经过多次考古学论证,专家们将西王村遗址定为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时间为5600年至5000年前 是比西安半坡遗迹还早的文化类型,和半坡文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专家们判断,5000多年前,大河北岸的西王村人与南岸的半坡人交往,在当时的大河上,两个民族乘坐独木舟和其他渡河工具开始渡河。 也就是说,西王村的历史比风后的传说还远,也就是说风陵渡的历史比风陵还早 春秋战国时代,秦晋、秦魏霸权、风陵渡是战争的桥头堡 公元前615年冬天,秦康公统一大军,从风陵渡黄河,攻击晋国 晋国上卿赵盾率军迎敌 两军都是深沟高垒,依靠河流战斗 大战开始前,黄河岸边北风狩猎,波涛轰鸣,秦康公手持玉墙跪下,向大河祈祷,请求河神保佑。 大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这场战役的历史被称为秦晋河曲之战 东汉末期,曹操也和马超大战的风陵渡一样,双方的败北都受伤了。 风陵渡没有打过漂亮仗,双方败北很多 宁可风陵渡头航运的走运充满想象 春秋,晋惠公居第一位,晋国遭受大旱,向秦穆公借了粮食 秦穆公征用秦粟万斛的巨大,从渭河开船,经过风陵,沿着汾河逆流而上,直接到达晋首都。 据说“秦粟输于晋,浮舟之役”。 秦汉定都长安、风陵渡和潼关是首都的门户 西汉初年,全国不统一,汉高祖刘邦在潼关、风陵渡设立了管理机构,被称为船司空雅门,专门管理潼关和风陵渡之间的航运。 风陵渡从此正式成为官渡,被纳入朝廷管理序列 西魏总统3年( 537年),东魏大将窦泰率领军队入侵西魏,成为“济自风陵渡,顿军潼关” 唐代、蒲津渡就在附近,但唐王朝对风陵渡还非常重视。 唐圣历元年( 698 ),武则天关押在风陵渡以南,被称为风陵关,也被称为风陵津。 唐代以后,风陵渡的重要海啸地位日益增强,航运异常繁忙,过去的船只连绵不断 明洪武8年( 1375年),设置风陵渡巡检司船政,隶属潼关卫,统领两岸渡口,检查商人,征收税金 直到清代,风陵渡还有“官船十一艘,水手八十四人”(《续潼关县志》)。 干隆年间,风陵古渡达到了顶峰 《该州府志》上写道:“每逢晴天,大船往来江河,有客船、货船、游舟、星罗棋布,飘忽不定,繁华壮观。 和黄河其他重要渡口码头一样,它的经济辐射半径也在扩大,风陵渡盛行,商人往来,店铺林立,已经是仓库、物流、物资集散交易和服务业一体化的码头商港。 民国初年,渡口经营非常丰富,河南、山西船队争夺经营权,直到震惊山西省建设厅的驻地处理 1949年5月,解放军太岳军区设立了风陵渡河防司令部第一军渡,收集了102艘木造船,收集了1500名船员,从6月7日到6月24日,将第一野战军18、19兵团40万大军和武器弹药、轶重运往黄河 其次,把华北教导团、华北炮校教导团、南下职工团第一、二、三、四梯队运到河里 而且渡口忙了两年多,山西商人拖着家带口,陆陆续续从西安回来,行李家每天都拥挤在渡口,各种奇怪的东西好像开了万国博览会。 新中国成立后,渡口盛衰,在木船到钢船、机船到轮渡、粗心之间发生了变化 1995年,黄河公路桥横跨南北,这一千年老渡口的兴盛从此改变了面貌 2004年,在风陵渡下游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隔河相望的茅津渡,自运(运城)三(三门峡)高速公路桥开通之日起,几乎一夜之间沉默 茅津渡停航,标志着黄河中游5000多年航运史正式告一段落 烟花于2004年来到风陵渡,正是春天。 在风陵渡边的赵村拜访了当时的船夫 老船工叫赵兴元,那一年已经是84岁的老人了 赵兴元60岁退休,在船上翻滚了30年 老人说,赵村全村过去有3000多人,很多人有划船过河的经验 靠河出生,靠河成长,靠山吃山,靠水喝水,在水中谋生,船上日月。 叫醒船渡,既是活路,又是生意,禹门接着把从吕梁山挖出来的“船煤”、从潼关接魏河筏放出来的“西河松”、运城盐池的盐卖给河南黾池、三门峡。 据老人说,以前有“官船十一艘,水手八十四人”,但不包括货船、客船、游船,几艘加起来,最盛行的时候有一百多艘。 最大的船上竖着三根桅杆,装载三四十吨货物,最小的当然是捕鱼船,岸边有敢在浅滩游泳的“鞋船”。 两条不到7英尺的小船,绑在一起,双脚各踩一条,在河里挖菱,或者像捕鱼一样。 新中国成立后,渡口由国家统一经营 统一经营后的风陵渡还有20艘渡轮每天往返于晋陕之间,每天可以转移20辆以上的大型卡车 风陵渡位于山西的最西南端,黄河冬天基本不结冰,航线畅通,全年航行 老人记得1939年结冰了河,船停了半个多月。 但是,到了雨季,从春季第一个汛期“桃子汛期”开始,在河里航行变得非常困难 转移的船拉帆,顺风下水转移到潼关需要30分钟左右,如果风不好,一次至少转移2个小时 秋天汛期,船很难靠岸,有时主河道的“大溜”汹涌而来,漂浮在河南国内才靠岸 秋水来的时候,是船夫们最紧张的时间段。 船工对这条奔涌的大河充满敬畏,秋汛渐涨,每行一次船回来,躺在炕上能做几个噩梦,必须赶紧让蒲剧班唱几天大戏。 前一十五,做船前,一切都准备好了,烧香崇拜河神之王,把头歪在黄河上,心里平静下来。 风呼啸而过,滔滔不绝,踏入阴阳界,在风浪中讨论生活,那是多么糟糕的饭啊。 老人还说,老人一生都有人打鱼,但岸边的人很少吃鱼。 为什么呢鱼不只是饿了吗? 是炖鱼调味料啊。 但是老人知道黄河鱼的妙处 据老人说,河里的鱼很多,河水不失时机地泄露渔情,从水情中可以看到鱼在河底觅食的身影,水花上涨后,就可以评价鱼的重量了。 你可以评价这是白条,鲱鱼还是黄河的大鲤鱼。 黄河的大鲤鱼很漂亮,背上有四两金,肚子下面有四两银 春天,鱼埋藏在尾巴骨处,冬天埋藏在腹部鳍的两侧 鱼还叫,你听说过吗? 老人笑着问 鱼的叫声很有趣,可以根据叫声评价明天的阴天,可以预知天空的风雨 鱼一笑就哭,知道吗? 鱼能评价人是智慧还是愚蠢,聪明还是不肖,昏睡还是圣洁吗? 老人说得像神一样,说罢工,呵呵地笑,刮白发,笑眉毛,笑眼睛看大河 突然想起来了,老人说搬了南下的员工。 我在四川省曾经拜访过奶奶。 我是当时的员工之一。 她20多岁,记得过河那天正好是8月15日 船又是另一艘船,年轻的南下员工队被运到潼关滩头,突然说“今天是8月15日”。 大家抬起头来,一轮明月紧紧地挂在山西的天空上,没有和他们一起过河来 突然,河滩上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眼泪汪汪的:这是离家出走 看金庸的《神雕侠侣》,大侠杨过与郭襄相遇是风陵渡,在网民心中,风陵渡是“侠骨柔肠”的同义词。 这个中秋夜,比杨过和郭襄的相遇更震撼回肠? 或者,在老渡口上演这样的回肠般的故事是不寻常的 ▲在风陵渡口初次相遇,杨过失一生 年,访问风陵渡,现在与以前相比,老渡口的历史、老渡口的功能已经下降到背景,或者已经成为了阐述的线索,大黄河滩涂成为了生态农业、旅游休闲一体化的现代开发区,青瓦红壁装饰在碧绿的田野上 阵痛,再生,调整,到今天 变化的是人们的生存方法,不变的是千古流淌的黄河水,不令人吃惊 北方这条大河的风貌依然 (来源:太原日报)原标题:《鲁顺民:风陵渡》原文
标题:热门:鲁顺民:风陵渡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