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25字,读完约5分钟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是一座充满文学氛围的城市,历史上许多著名作家都生活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近年来,介绍中国成就的作品《长征尽头的中国》在布拉迪斯拉发的文学界大放异彩。先后获得2017年斯洛伐克“最佳纪录片文学奖”和2018年斯洛伐克作家协会颁发的“读者喜爱奖”。这本书是由斯洛伐克著名作家利奥波德·莫拉维克编辑的。他说他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这些奖项表明斯洛伐克人民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我很高兴让读者通过我的书看到不同的中国。”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也是一场‘长征’”
莫拉维克的书房里有许多中国手工艺品。他过去常常往窗外看,给自己冲杯咖啡,然后开始一整天的写作。
作为斯洛伐克著名的作家和记者,莫拉维克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报道中国。早在2002年,当他的第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长征中的中国》出版时,就在中东欧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时隔15年后,中国再次成为创作的主题。莫拉维克哀叹道:“我没想到中国会在短短十年内实现如此大的飞跃。中国发展的故事比我的书更令人兴奋。”
莫拉维克的两本书《长征中的中国》和《长征结束时的中国》分别描述了世纪之交和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把长征比喻为新中国的伟大发展。基于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莫拉维克结合他多次访华的观察经历,讲述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故事。
以“长征”为核心词的这本书,莫拉维克也深思熟虑。“长征是中国最精彩的历史之一。它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毅力和信念。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也是一场“长征”,中国人民正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是令人钦佩的。”
在莫拉克看来,中国扶贫的故事最能体现“长征”精神,他用了很大篇幅来描述中国扶贫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减少了7.4亿,贫困率下降了94.4个百分点。除了‘奇迹’之外,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
斯洛伐克作家协会主席米洛斯拉夫·贝里克评论说:“莫拉维克的作品是他记者生涯的心血结晶。读者可以对中国有一个新的视角,更好地了解中国发生的变化,这非常有启发性。”
“它反映了中国不断变化和开放的思想”
除了是一名作家,莫拉维克还是斯洛伐克著名的电视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莫拉维克在中国制作了他的第一部纪录片。“当时,中国相对封闭,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公路上行驶着车辆。然而,中国人的着装风格越来越多样化,我能感受到改革开放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新气氛。”
从那以后,莫拉维克每隔几年就来中国接受采访,这也让他有机会深入观察中国。莫拉维克多次走访深圳和云南的农村,目睹了当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气质的变化。“我认为这些变化应该被世界看到”。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同事对中国的报道让莫拉维克感到有偏见。“这些报道选择性地忽略了积极的变化,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视而不见。”莫拉维克在他的书中驳斥了这种歪曲的报道。
莫拉维克最近被新建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所吸引:“我刚到中国时,北京机场的硬件和软件都相对落后。如今,新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之一,这种反差令人震惊。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不断变化和开放的思想。”
莫拉维克还在书中大篇幅介绍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化,还在于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中汲取智慧。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记者观察记录的意义所在。”
“友谊与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斯洛伐克和中国建交70周年。今年1月,在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馆举行的新年招待会上,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林为莫拉克颁发了“促进中斯相互了解杰出贡献奖”,对他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所做的杰出贡献表示赞赏和感谢。
手持一个沉重的奖杯,莫拉维克充满了情感。“尽管斯洛伐克和中国相距遥远,但他们是亲密的朋友。这种友谊与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莫拉维克说:“中国用了4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我期待着中国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近年来,除了继续从事创造性写作,莫拉维克还在大学里讲课,讲述中国,尤其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和东欧与中国的合作显著增加。这对中欧和东欧国家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的年轻人应该重视这一点,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继承我们的友谊。”莫拉维克说。
在莫拉维克的作品中,有一章专门讲述了斯洛伐克和中国之间的友谊。从斯洛伐克建筑师胡迪克在上海留下的一系列传奇建筑到有60多年历史的“中捷友谊农场”,莫拉维克在书中用深情的笔触介绍了两国深厚友谊的历史印记。“我非常同意‘人心相通’的概念。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增进友谊,书籍和媒体是桥梁。我将继续研究中国,报道中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美丽的中国。”
《长征结束后的中国》出版后,一些读者在网上留言说:“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欧洲人从来不知道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令人惊叹。”(杨宇)
《人民日报》(2019年7月18日,03版)
责任:张洋
标题:聚焦海外华人研究:今天,全世界都这样了解中国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