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一些网民不断高喊“颤音”,质疑教育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不正确。对此,教育部主编、原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如民在微博上两次公开回应相关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打开颤音,搜索关键词“编者文”,所播放的主题数量已经达到近百万。文如民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每个人都可以批评和纠正。如果对教材内容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出来,而不是在网络平台上“炒作”学术问题,“容易变形”。

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该校总编辑温说得对。教材中的问题不能用摇动来解释清楚,从客观效果来看,这种发展确实发生了变化。许多短视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构主题的功能。这种简短的视频节目经常把严肃变成娱乐,把困惑变成戏谑,最后笑到最后。

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在你的闲暇时间里“摇晃”并没有错,它会带来快乐和放松。然而,中小学教科书不仅与教育有关,而且与文化遗产有关,这是一个世纪计划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的顶级学者和专家组成了一个特别的工作小组来开展这项工作。对教材中某些具体的词语、句子和表达方式的质疑需要讨论、讨论、分析和反驳。当然,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相关讨论内容是个人的自由。然而,利用短片强大的传播力量来确定学术问题模糊了学术自由和传播自由的界限,从而改变了相关权利的界限。事实上,近年来,学术争论进入公众视野后,偏离主题,成为流口水的狂欢,导致话题解构现象,这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然而,另一方面,许多在短视频或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平台上解构的话题并没有被刻意解构,但真的没有合适的表达平台。确切地说,很多人不知道文主编所说的“正常频道”是什么,在哪里。一般来说,有两种沟通和反馈渠道。一是依靠组织系统的传播渠道。这种程式化的沟通渠道很慢,而且经常被官僚机构堵塞;另一个渠道是一个非监管性的渠道,形式不拘一格,易于呈现,但往往会失去严谨性,为了呈现而偏离主题。在这里,给人民教育学会、教育部教科书局或总编辑写信反映情况的“正常渠道”无疑是一个正式渠道,但它是否能发挥作用和产生效果,公众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提出质疑。事实上,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需要学术讨论的话题也是对“正常渠道”的真正抵制。

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2017年,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个科目的教科书重写情况。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同志明确提出,要建立专门、正式的听取意见的渠道和平台,欢迎社会各界对三本教材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这个渠道无疑是一个正式和正常的渠道。如果这个渠道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宣传渠道“流通”的内容和结果,就会把相关的表达引向这个正常的渠道,相关话题的讨论也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张伟)

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编辑:陈亚男

标题:讨论“颤音”的教材没有错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