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联合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采访时表示,私营机构不应“双轨”进入养老行业,而应获得公平的国民待遇。
自2008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以来,戴浩已经提交了40多项提案,其中养老几乎是前两届会议应该提及的内容。2015年,他提交了《关于实施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议案》。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戴浩谈到了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温暖和温暖。
公平对待私人资本
记者:未来20年,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将面临养老问题,社会压力很大。联合人寿保险是保险机构进入养老金行业的先驱。作为一家私营企业,你为什么要提交这个提案?
戴浩:随着国家对养老产业的重视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到这个领域。
目前,养老金市场有两种制度:公共制度和私人制度。公共养老机构由政府投资,在运营中享受各种减税和财政补贴。也有一些“公共建设与私人经营”和“民政援助”的模式,它们基本上以不完全和不真实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
以武汉市一家纯关爱服务机构为例,2014年服务收入仅为400万元,而员工工资、水电等能源费用及各种税费的运营成本高达1300万元,净亏损900万元。这还不包括5亿元的设施投资收益,但如果按照5%的银行利率保守计算,也是2500万元的损失。综合转换后,这家养老机构每年损失至少3400万元。
政府对公共养老机构的特殊优惠和补贴政策直接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对不同主体的“双轨制”待遇不断挤压市场。一方面,私人资本投资者准备在战略机遇期进入养老行业;另一方面,现有的私人养老机构普遍难以运营,这使得私人资本望而却步,因为它看不到合理的投资回报。
记者:公司对养老金行业的未来布局有什么规划?
戴浩:除了武汉,我们还在辽宁和广西派驻人员,今后我们会根据情况适时推进。在我看来,私营机构在进入养老行业时不应该是“双轨”的,而应该一视同仁,享受国民待遇。
私人资本营利性养老机构很难启动
记者:你投资养老社区赚钱吗?
戴浩:今年2月3日,中国十部委出台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民间资本投资的养老服务业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但是,民营资本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起步阶段仍然非常困难。
老年人认为这是昂贵的,但养老机构仍然无法盈利。这涉及到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三大支柱、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也就是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分为4: 4: 2结构,其中40%由国家提供,40%由企业年金提供,20%由个人商业保险提供。
根据国际经验,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只有当退休后的退休金替代率达到70%以上时,才可以维持,如果低于50%,生活水平会较退休前大幅下降。
目前,中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左右。根据老年人口的情况,单靠国家投资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动员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因此,这涉及到机构改革领域。也就是说,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政府应该转变保障建设和管理的职能,按照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原则,改革和重组现有的养老项目。在适合市场化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地方,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方便、负担得起的养老服务。
政府应把握自己的监督角色,退出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决策者和质量监管者,让合格的社会组织负责养老服务的具体运作,从而彻底改变政府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局面。
记者: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困境吗?
戴浩:目前,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非常困难。除固定资产投资外,由人工成本、能源成本、财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组成的运营成本也很高。但是,由于市场需要培育,前期入住率不足,民营养老机构的经营压力很大。
因此,建议政府在困难的初始阶段,根据经营困难和生存状况,对民间资本投资的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优惠待遇,并参照非营利组织的政策,使其能够在困难的生存阶段生存下来。
标题:戴皓: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不应“双轨制”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1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