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3字,读完约6分钟
近日,京津官方媒体报道称,当地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意味着《纲要》正式发布日期指日可待。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几位分析人士预测,纲要将在半个月内公布。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该规划对京津冀的中长期和短期协调发展做出了安排。总体而言,顶层设计仍是重点,预计许多地方和部门的文件和政策将很快出台,并将很快进入实施阶段。
一位资深智囊向记者透露,中央政府正在率先打破壁垒,优化结构调整,加强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整体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受访者预测该项目将在京津冀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外科手术改造。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发生从行政到经济的巨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模式。
如何实现1+1+1 > 3
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多年来难以推进的关键在于多方利益的博弈。
上述高层智库认为,“协调发展”的概念比“一体化”更准确、更全面,协调是一个双赢的概念,也解决了京津之间的“发展拔河”问题。然而,目前,如何打破各方面的障碍已成为重新规划的关键。“很明显,中央政府已经在带头这么做了。”他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
去年8月,有媒体报道说,国务院成立了以副总理张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同年12月26日,中国政府网站披露,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会在北京召开,张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传达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研究了讨论提纲,部署了相关重点工作。
国家级领导小组的成立,意味着中央政府正在努力加强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
“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不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希望。”上述高层智库表示,近年来,北京像一个黑洞,吸引了周围的优势资源,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北京自身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病”。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该地区转型面临更大压力。
“协同效应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双赢,实现‘1+1+1 > 3’,而不是牺牲任何人,满足任何人。”他告诉记者。
京津冀将修复区域性疾病
区域发展差距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恶化,产业结构活力低下...近年来,北京积累的“大城市”病和周边地区发展的“崩溃”等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引起了各方的持续关注。
京津冀位于中国北方。当前,从区域发展平衡和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建设一个“强”的北方发展极显得尤为迫切。
上述高层智库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可持续性和活力将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区域布局不像过去那样注重经济发展,而是更加注重包括软实力在内的各种布局。
例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近宣布,从下个月开始,将举行五次关于北京十三五规划活动的公开演讲。主题为:“释放北京的非资本功能,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建设文化中心,提升城市魅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端’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治理,建设和谐宜居首都”。
此前,京津冀明确提出将“十三五”规划与京津冀协调发展相结合,上述主题也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
在协同发展的优先事项中,环境保护包括改善空气体质量已成为布局的重中之重。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数据,在2014年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占据了8个席位。今年第一季度,天津、河北两市重污染天数比例为6.9%,重污染天数比例为1.2%,重污染天数比例比74个城市高5.8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的重塑。”上述高级智囊团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目前,关于大规模产业和能源分布的研究已经陆续展开。去年,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卢永祥领导的国家研究小组完成了一份报告,建议国家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建立一个新能源“特区”。据报道,计划在未来10-15年内在京津冀地区建设最大的风力发电、光伏和光热项目群,以及国家新能源前沿技术示范基地,预计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去年以来,一系列以交通一体化和产业转移为重点的政策和项目相继出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合作办副主任刘近日表示,京津冀未来将建成以城际铁路为主体骨架的交通格局,实现“一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张朝维早些时候告诉媒体,京津冀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人口过剩等“大城市病”。因此,纲要的制定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处方。
北京的非资本功能救济加速
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北京的核心职能包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上述高级智囊团的分析,这四个方向是北京许多职能的核心。例如,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仅拥有70%以上的中心研究机构、三分之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超过一半的院士,而且中关村(000931,咨询)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努力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自去年以来,北京的非资本职能已经开始得到缓解。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政府的“四支队伍”将东移至通州,这表明救援的步伐明显加快。
根据北京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小组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北京应尽快剥离五项非资本职能,将更多的市级机关东移至通州,以提高通州“副中心”的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缓解人口集中在中心城市的压力。
鉴于缓解和剥离非资本功能的难度,北京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洋认为,应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和缓解非资本功能的补偿机制。根据缓解非资本功能和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要求,完善人口控制、产业优化、交通拥堵、大气污染防治等控制措施。
北京的定位也意味着天津将承担更多作为区域经济和金融中心的职能。从京津近年来的发展和改革布局来看,这一定位将整合两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造新的经济力量。
此外,据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目前已经定稿,或将于近期发布。指导目录中大致有八个重点产业需要河北、天津承接,即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背景、文化创意、体育休闲。
根据许多机构的研究报告,这种持续数年的转变将使京津冀地区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中国发展地图上的领先地区。
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呼之欲出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