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503字,读完约11分钟

正文/王新喜

目前,互联网公司正在进入影视行业,迎来新的高潮。今年2月,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回归宣布成立小米电影产业。接二连三视频网站Bilibili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联手成立李必立电影有限公司,致力于90后和90后下一代用户的影视投资和知识产权开发。今年1月,巨美优品还宣布成立巨美影视电影公司,并推出其首部作品《温暖的琴弦》。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我们知道,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长期以来一直以各种形式涉足影视行业。例如,阿里巴巴于2014年6月以正式收购的形式成立了阿里巴巴影业,此后,阿里巴巴影业以投资的形式制作了多部电影,如《亲爱的,温暖》。2014年,爱奇艺宣布正式成立爱奇艺电影公司。同年,优酷土豆还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One Film Company。腾讯是最新一家在英美成立电影公司的公司。2015年9月,腾讯成立了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当然,一些互联网公司走得更远,比如乐视。乐视不仅在2011年成立了乐视影业,而且去年,乐视影业在洛杉矶设立了一家子公司,拥有2亿美元的战略资金,开拓了好莱坞市场,建立了北洛硅线,并在美国电影博览会的afm期间宣布了“6+13”重大全球化项目,并确定了该项目面向全球市场的运营。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业界一直有一种说法,互联网巨头切入电影市场,狼会改变甚至颠覆整个电影行业。真的是这样吗?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互联网公司参与电影的关键词:知识产权价值、流量进入、摆脱内容依赖、业务融合、新增长空空间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从以上梳理可以大致看出,任何一家进入影视行业的国内互联网公司都与自己的视频业务有关,或者希望实现电子商务与影视服务之间的交叉分流和用户转换,如聚美影视,或者给自己的视频网站带来更多的付费内容和二次包装解读和二次传播,即开发知识产权衍生价值。近年来,购买电视剧和购买影视版权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遭受高内容版权的困扰,走上了自制电视剧的道路,现在又重新投资或最终成立了影视公司,旨在摆脱对内容版权的依赖,从而降低内容版权成本。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其次,互联网公司需要扩大自己的产业链,并找到新的增长空扩张业务地图,以提高估值或吸引投资者。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内互联网公司已经进入了影视行业,必须说,知识产权创造的概念就是这样。中国电影业正在高速发展。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40.69亿元,呈指数级增长。2015年,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从乐视、小米到英美烟草,当一线互联网公司在向传统电影行业扩张和渗透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自己的视频播放平台、游戏、文学等环节的整合和对接,然后根据自己用户的兴趣和相关分布等大数据“刻画”用户,从整体上支持知识产权衍生价值的发现。最后,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频网站进行电影的二次消费。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互联网公司还可以利用网上售票配送、流量和补贴来阻断电影行业票房核心售票业务的预订流量入口,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通过门票入口抢占网上购物电影票市场。例如,阿里巴巴影业去年投资了《碟中谍5》,马云亲自站在平台上。在它的背后,阿里巴巴影业负责《碟中谍5》的在线推广、衍生产品销售和售票。无论是从内容制作、投资、制作和发行方面,还是从看电影和购票方面,互联网公司无处不在。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我们可以看到,涉足电影业的互联网公司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电影业。相反,他们从自己的行业布局开始,寻找流量门户,寻找内容提供商,摆脱内容依赖,实现自己的业务整合。例如,企鹅影业专注于投资基于腾讯视频的电影,而腾讯影业专注于改编基于腾讯互动娱乐的文学和动画电影。在日前的腾讯互动娱乐年会上,腾讯影业公布了2016年的第一部电影名单,这表明腾讯互动娱乐通过与文学、动画和游戏相对应的同一个ip作品,使ip达到了长期曝光。如果小米科技与华彩影视合作,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内容供应合作伙伴。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因此,从本质上讲,互联网公司并不打算改变、重塑或颠覆电影产业,但这正是互联网公司涉足影视产业的弱点。也就是说,它没有改变电影内容的产出,也没有动摇电影产业链。此前,阿里向光媒投资24亿元,马云亲自会见了王长田。王长田说:“马云表示,阿里投资光明的意图是对如何实现3000亿中国电影感兴趣,而他对具体做什么和如何做电影不太感兴趣。”从这里可以看出,阿里涉足电影,不是做一个内容制作人,而是利用网络渠道最大限度地扩大其传播和规模。正如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事务司司长范所说:“互联网公司可以售票。”他们可以直接投资电影,但电影制作并没有改变。”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互联网资本已经接受了知识产权,这是一个新概念,以满足资本市场的周期性需求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众所周知,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互联网资本纷纷拥抱知识产权。当大量资本注入产业链而不是控制电影的工业生产质量时,结果不是产业链价值的提高,而是内容价值的再次上升。涉足影视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必须谈论知识产权,这也是基于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一方面,国内缺乏高质量的内容;另一方面,国内电影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故事情节差;其次,缺乏优秀的导演和编剧;其次,电影放映的工业系统如特效技术、内容创意和视觉输出材料都不成熟。虽然国内编剧和导演都不承认,但事实上,国内很多优秀的网络文学、动画等剧本都被砸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九层楼》、《古墓丽影》等电影,砸好的剧本往往意味着电影产业体系中的几个环节或多个环节无法通过。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然而,互联网公司追求的知识产权战略本质上是基于其强大的平台分流能力和大数据基础。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营销手段将所谓的ip电影迅速推向票房高峰,然后从中获取份额和利益,弥补其内容上的不足,这是它的基本诉求。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出现了多少部有着良好声誉、能体现强大特效技术和工业技术的知识产权电影?我们看到了更多低工业化的影迷电影,如《万物生长》、《为什么是笙箫默》、《左耳》、《小时代》、《前代掠夺者2》、《命运》和《栀子花》。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因此,当互联网公司蜂拥而至时,大多数都是基于攫取产业链的利益,而不是提高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泡沫和虚拟火灾就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生。盲目追求知识产权是满足资本市场周期性需求的新概念,这并不是互联网促进电影产业成熟的标志。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互联网带来了粉丝经济电影:它无法改变电影业的工业化状态,更无法面对好莱坞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一直朝着大屏幕和超级大片的规格发展,这是电影产业化和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好莱坞大片使用了大量的电影后期制作技术,尤其是数字特效。在好莱坞电影系统中,它是一个从导演、摄影、艺术、制作到特效的完整的、产业化的、专业化的综合生产和输出系统。这一点反映在众多的动画电影和大片中,如《变形金刚》系列、《星际争霸》、《速度与激情7》、《不可能的任务》,甚至最近的《疯狂动物城》,这正是国产电影挑战好莱坞的最大缺点,也是电影业的核心环节。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当国内互联网巨头涉足电影时,他们可以玩众筹融资、整合自己的文化娱乐业务、网上售票和粉丝经济、引入用户和流量的补贴战,以及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然而,他们不能谈论内容创作、电影特效制作等产业环节的核心优势,这些是电影内容创意和视觉呈现的核心材料,也是电影产业的基础。如果互联网不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能谈论颠覆。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市场的一个变化是,它带来了大量的粉丝电影,迎合了网络红色经济时代,打造了知识产权电影和网络电视剧,并通过自己强大的内容视频渠道进行二次开发和价值挖掘。然而,在博纳电影公司余东看来,这将中国电影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了整个电影产业水平的下降或停滞。因为他们没有升级和再造强大的电影内容,所以他们在国内影院屏幕市场上遇到了好莱坞和完全升级后的内容产品。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事实上,在好莱坞和电影银幕市场升级之后,网络电影产业应该做更多的事情来满足内容产品。对流量入口、渠道和平台的竞争并不能给电影市场所缺乏的产业体系带来新鲜血液,而只能为电影内容制作者提供更好的渠道服务、足够的数据支持和更多样化的流量导入和实现方式。对于劣质电影来说,大流量和多渠道不一定是好事。在电影市场上,用户的口碑往往导致票房两极分化,口碑可以点燃高质量电影的票房。它也能让平庸的电影没有藏身之处。对于像《栀子花》和《小时代》这样的作品,无论网络传播渠道多么强大,都很难支持电影的正面口碑传播。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当然,许多互联网公司进入电影市场的另一种方式是向好莱坞输出资本,以收购或合作制作的形式走出去,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电影产业资本与好莱坞形成一定利益的合谋,即打破配额限制,引入内容以实现利润分享。但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体系、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和人才都不能被资本输出带走。好莱坞缺钱,需要资本,但他们显然对核心问题有所保留。早些时候,南加州大学电影学教授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向媒体讲述了中美电影合作的情况:“中国人投资拍电影。好莱坞非常开心。我认为这是天上掉馅饼,是愚蠢的钱;如果中国人打算和美国人一起拍电影,他们必须考虑一下。”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我们应该警惕电影业目光短浅,向相反的低工业化模式发展的趋势

目前,互联网公司成立影视公司的目的是通过占领电影票发行的网络渠道和用户门户,或推高平庸电影的销量以制造虚假繁荣,或把文学作品拍成电影以迎合粉丝和网络红色经济,然后推出基于电影的衍生产品,随后把内容变成游戏,形成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改变电影业。最终目标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却没有考虑如何赢得电影产业核心链条的话语权。他们不关心如何培养整个电影行业的科技素养,如何构建严谨的叙事体系以促进高质量内容和有吸引力的电影故事的持续产出,如何优化整个电影行业的产业内容制作链,提升电影制作质量。这将导致另一个恶性循环,即失去产业链中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韩国政府已经支付了大量的导演和专业人士到好莱坞学习,韩国的特效公司也可以从韩国政府那里得到补贴,这使得韩国特效人才的流失更少。许多韩国人才在国外留学后会选择返回韩国建立工作室,他们带来了好莱坞最先进的特效制作系统。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虽然中国的影视资本热衷于投资好莱坞大片,但更多的是关注票房的利润分享,而不是如何改善特技技术和产业化体系等高层次发展模式的演变,这导致国内特技艺术家和其他技术人才的薪酬较低。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特效艺术家出国后不再回国自学,而是选择去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美国等拥有先进特效技术的地区。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如果互联网巨头强大的渠道只能推高粉丝电影,卖小鲜肉电影来推高票房,中国巨头的资本输出看不到背后的电影文化输出。强大的票房只是用户精神娱乐需求的增强,强大的渠道和资本,但关键技术人才却不能留在电影产业体系中,这毕竟不是一个健康的产业模式。如果没有核心链条上的话语权,电影产业不仅不能被颠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催生一场产业危机,其中包括网络带来的网络红色经济和粉丝经济泡沫。这种趋势可能会导致整个电影产业的短视,并向相反的低工业化模式演变,这应该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警示和反思。

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作者:王新喜,微信公众号:雷天伟平

*本文是作者的独立观点,并不代表老虎嗅探网络的立场

本文由王新熙授权的老虎嗅探网发表,老虎嗅探网编辑。转载这篇文章必须得到作者的批准,并请附上来源(老虎嗅探网络)和本页的链接。原链接户县/文章/143994/1

标题:互联网巨头扎堆成立影业公司:真能改变产业?

地址:http://www.3mta.com/xlxw/4383.html